假投資案減五成 檢警與藝人齊籲慎防詐騙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刑事局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六五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數據,指出一一四年七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為五百三十件,雖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網路購物詐騙卻呈現上升趨勢。會中,刑事局宣布增設「最新詐騙廣告態樣」專區,並邀請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與藝人林郁順(黑面)現身說法,共同呼籲民眾應對日新月異的詐騙手法提高警覺,守護個人財產安全。
刑事局長周幼偉說,「街六五打詐儀錶板」數據顯示,今年七月份全國每日平均詐騙案件數為五百三十件,財損金額約新台幣二億七千五百五十一萬餘元,相較於一一三年八月的每日六百八十五件、財損四億四千六百零九萬餘元,案件數與財損金額分別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三及百分之三十八。其中,過去最為猖獗的假投資詐騙案降幅最為顯著,七月份平均每日發生八十七件,財損約一億三千七百七十九萬餘元,與去年八月相較,案件數與財損金額均下降超過五成,顯示政府的打詐策略及全民識詐教育已初見成效。
然而,數據也顯示網路購物詐騙案件有增加趨勢,今年七月平均每日受理九十件,較前一個月的七十四件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一。詐騙集團常透過社群平台張貼熱門商品廣告,以「限時促銷」等話術誘騙民眾點擊仿冒的購物網站,後續再假冒客服以訂單錯誤等理由進行二次詐騙。
此外,假冒檢警的詐騙手法依然頻繁,且手法不斷升級。刑事局統計,今年一月至七月間,共受理三千一百十四件假檢警詐騙案,總財損高達六十二點零五億元,平均每案損失超過一百九十九萬元。近期更出現詐騙集團利用視訊,安排穿著假制服的人員在偽造的警局背景前製作假筆錄,並以「偵查不公開」為由,要求被害人監管帳戶。
曾指揮偵辦「台版柬埔寨」案的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指出,詐騙集團善於利用人性的「慾望」與「恐懼」行騙,他舉例,去年曾有一名六旬婦人,在兩個月內先後接到假冒兒子的求助電話與偽裝成檢警的AI視訊,最終遭騙走二千萬元。
曾揚嶺提醒,現今AI技術發達,任何資訊都可能造假,民眾只要聽到「監管帳戶」、「偵查不公開」等關鍵詞,或被要求提供個人重要資料,務必先掛斷電話並撥打一六五專線查證。
長期擔任防詐宣導大使的藝人林郁順(黑面)也呼籲,民眾應謹記「騙騙騙、離不開ATM」、「說到錢就是要騙你」等原則,若對投資機會有疑慮,應思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他強調警力有限,但民力無窮,鼓勵民眾將防詐資訊分享給親友及鄰里,共同建構社會安全網,達成全民防詐的目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