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大多數人致富都靠2件事?破解神話:光靠投資無法致富,但認真工作可以!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05月21日01:00 • 雨果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很多人進入股市,都懷抱「一夜致富」的夢想──以為只要花點時間看書、學策略,就能從每月幾萬薪水一躍變身富豪。但真相是:光靠投資,尤其是想靠短期買賣賺大錢,往往事與願違。要搞懂為何投資不能單打獨鬥,我們先從大多數人的誤區說起。

速成神話:為何多數人都跌在「快速致富」

市場上充斥著「10萬變上億」的投資祕籍,書籍封面上閃著名車、豪宅,誤導你卯起來花錢學心法。背後的邏輯很簡單:若要用每月3萬元、5萬元的薪水,短時間內累積百倍報酬,你必須承擔極高風險,還要碰上難得一見的窗口期──這種「一次性機會財」,大多數人都無緣遇到,更別說穩穩把本金翻幾倍。結果是,不少人血本無歸,誤以為「股市不可靠」,卻忘了他們追求的只是「快」,而非「穩」。

真實致富者:祖產與創業的雙軌

觀察真正身價過億的人,我們可以發現兩條主線:要麼是家族世代累積的大量資產(如房地產),靠租金或土地增值坐收利潤;要麼是創業家,用大量時間與精力,從零到一打造企業版圖。這些成功案例,和「只靠薪水+股票短線交易」幾乎劃不上等號——前者是「資本傳承」,後者是「跟風投機」,在成功概率、所需專業與時間投入上,相差十萬八千里。

指數化投資:對抗通膨、穩健增值

指數化投資的真正目的,不是想讓100萬元變成1億元,而是保護你手上的資產不被通貨膨脹嚼碎。歷經百年數據顯示,全球股市指數年化報酬約6%~8%左右,這是「合理」且「可持續」的增長。如果你年收入100萬元,靠定期定額、長期持有,退休前攢到 2,000萬元、3,000萬元資產是很合理的目標;但若期待靠股市短線交易拉升到2億元、3億元,則必須承擔極高風險──極端情況下本金一夜崩盤的狀況比你想像的還容易發生。

認真工作,提升底盤:收入增長的真正引擎

若想加速致富,最實際的方式是——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在職場上,持續學習、累積專業、往管理層升遷,都能讓薪資呈現階梯式成長。另一方面,若你心懷企業家精神,創業則是另一張王牌:你投入的每一分心力,都可能透過產品、客戶與市場的放大,換回比單純上班更高的報酬。相較於股市投機,這兩條路徑的成功率都更高,風險也更可控,因為決定權在自己手中。

將投資放回正軌,打造「工作+投資」雙輪驅動

把「工作(或創業)」當成主軸,把「長期指數化投資」當成穩健的資本管理工具,才是最有效的財富累積策略。前者為你爭取更高的收入,後者則替你抗通膨、創造合理報酬。當你擁有穩定而上升的收入來源,加上被動的一籃子指數型資產,財富才會像滾雪球一樣,既可持續又安全。

延伸閱讀
只求溫飽的退休金需要多少?至少也要1000萬!「模擬」你的退休生活,別等退休後才開始
「如果投資到最後績效都會趨近大盤,何不一開始就買指數?」關於投資,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小檔案_雨果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粉絲團版主。
多年用心經營粉絲團,並提供讀者許多扎實的投資理財心法,以及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分析等。2020年開始經營粉絲團分享領悟後的理財觀念,與過去多年的理財習慣與財務知識,希望協助還在股海載浮載沉的投資人一起建立可以長期執行的投資方式。

學歷: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資訊科技學士與MBA碩士
經歷:曾任電腦補習班老師
現職:外商公司總經理
著作:《聰明的ETF投資法》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5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