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 2026夏季男裝|不可不知6大彩蛋:Jonathan Anderson首秀的天馬行空,全來的有憑有據
時裝演變至今,原創在這個時代,幾乎已是不存在的。而對於Dior這般歷史悠久的經典時裝屋,考驗創意總監的不外乎是——品味與轉譯的能力。
Dior的典藏就擺在那,每一任創意總監能汲取的設計元素就攤在陽光下,重要的是誰能轉譯成切合當今時代語彙的設計,將Dior大師高訂的剪裁精髓,重新演繹為當代時髦男女們衣櫥的夢幻逸品。這就是Jonathan Anderson首場大秀——Dior 2026夏季男裝系列的看點。
「從哪裡汲取靈感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你能將它帶往何處。」
Jonathan Anderson
Dior 2026夏季男裝秀6月27日下午在法國巴黎傷兵院(Hôtel National des Invalides)登場,Jonathan Anderson在場後台說道:「這是一種低調的激進主義。對客人來說,這算是相當瘋狂,但在我看來,一切都很正常。」
以下,我們整理官方認証與各方對比的Dior 2026夏季男裝彩蛋,或者說是靈感。對那些看完秀認為「這根本不是Dior」的觀眾,看完本篇對比後,可再次思考,這是Jonathan Anderson下足功課的Dior新紀元。那麼,「你理想的Dior」又該是什麼樣子?
1. Dior Bar Jacket
從開場造型的一系列立體剪裁夾克,原型全是Anderson致敬Dior的歷史經典Bar Jacket。
Bar Jacket於二戰後1947年登場,以沙漏廓形的收腰設計革新了女性修身的著裝方式,「New Look」宣告帶領人們自戰後節儉簡樸的風格轉向工藝精神至上的華服。而Anderson的男裝Bar Jacket,以更寬版的立體剪裁包覆人體,運用愛爾蘭手工Donegal羊毛軟呢打造(愛爾蘭是Anderson的故鄉,Donegal羊毛為當地聞名的天然材質),視覺上也看起來更陽剛硬朗。
2. Dior 1948 Delft禮服
同樣,多裁片堆疊短褲也成為系列焦點,靈感來自Dior先生1948年打造的Delft高訂晚禮服。原作可是以長達27公尺長的塔夫綢,不斷堆疊翻折成多層次的幾何裙襬。而Anderson為男士打造的則是以7.5公尺斜紋棉布折疊,裝飾於臀部兩側的短褲,消弭了原作的古典隆重,更注入不羈的玩味。
3. Dior 1952 La Cigale禮服
另一套工裝短褲則源於Dior先生1952年打造的「La Cigale高訂禮服」(這套也是過去Maria Grazia Chiuri時期致敬過的作品),原作以收腰蝴蝶結,與帶有如裙撐般的立體剪裁為特色,重點是以粼粼波紋的「Moiré絲綢」製成。
在Anderson手中,La Cigale立體裙撐改以棉質帆布製成,並延伸為男性工裝短褲,頓時讓典雅傳統的高訂,成了年輕且趣味十足時裝。
4. Dior 1948 Caprice
Dior夏季男裝秀上,「牛仔褲」儼然是不可忽視的單品。而其中幾條帶有圓弧裁片裝飾的牛仔褲,則是以「Dior 1948高訂禮服Caprice」為靈感,不規則的裙襬剪裁為制式套裝注入鮮活的流動感;過去Dior先生以高級訂製材質打造,Jonathan Anderson則極其反差地以「水洗牛仔布」重新演繹該廓形,玩轉傳統的高訂剪裁,Anderson式的幽默不羈於此展現。
5. Dior 1966 Marc Bohan斗篷
全系列貫穿各式材質、色彩的大斗篷,而這套經典亮綠色斗篷是致敬過去創意總監Marc Bohan之作——1966年高級訂製系列。
6. Dior先生對18世紀的迷戀
Anderson本場最大的致敬,莫過於是Dior先生對18世紀服裝的迷戀(宮廷式大裙撐、華麗布料皆是)。而Anderson則援引了18至19世紀的背心馬甲、排扣夾克,他特別找人尋找正統的男裝歷史古董為借鑑,將精準還原的馬甲被綴上花朵刺繡、金色紐扣,及Dior標誌性Moiré布料(淡紫色波光雲紋絲綢),將Dior經典揉合18世紀的華麗鋪張。
造型則以亮色系、層次疊搭重現,饒富古典貴族的叛逆氣息卻不死板厚重。
7. Dior Book Tote、Lady Dior
Dior Book Tote的借鑑就不多作介紹,想必各位都再熟悉不過了。Anderson將Book Tote披上書封,包括法國詩人Charles Baudelaire作品《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與美國文學家Truman Capote著作《冷血》(In Cold Blood)的 Saint Pères 版本皆化為設計。而一款斜背包則向另一部經典文學、出自小說家Bram Stoker的《德古拉》(Dracula)致敬;Lady Dior則由美國藝術家 Sheila Hicks重新演繹,以亞麻製成的馬尾織成繭狀包覆其身。
彩蛋:尚盧高達的法國文藝青年
整體秀場設置是致敬仿柏林藝廊(Gemäldegalerie),秀場掛著18世紀畫家Jean Siméon Chardin的《A Vase of Flowers》與《Basket of Strawberries》的兩幅畫作。Jean Siméon Chardin是Dior先生與Anderson共同喜愛的畫家。這兩幅更是真跡,特別從羅浮宮與蘇格蘭國立美術館(短暫借用)運送至現場。
Anderson秀後表明他腦中想像的畫面來自尚盧高達的《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 1964),少年少女們在羅浮宮奔跑的一幕。藝術,自然而然地浸潤著青春年華。而這場秀,宛如穿梭在博物館的模特兒們,是Dior煥然新生的文藝美少年。
他們鉤織著夏日的幻夢,串聯了古今,成就Jonathan Anderson與Dior大師的一場跨時代對話。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