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訂鬼才Iris Van Herpen的瘋狂實驗!推出「活生生」的高級訂製服,由上億發光藻類製成
Iris Van Herpen將7月於巴黎推出全新高級訂製服系列「Sympoiesis」,勢必帶來各式令人跌破眼鏡的全新材質—包括一種極為輕盈、全透明的歐根紗,每平方公尺重量僅為5克,因此被稱為「空氣布料」(air fabric)。
不過,真正的壓軸大作,將會是一套由1.25億個會發光的藻類所製成、「活生生的」禮服。在黑暗的秀場空間中,我們將會看到Iris Van Herpen標誌性的圖騰圖案——既像人體骨骼又像植物經絡——散發出的藍色螢光光芒。如果你用顯微鏡觀察,會發現這是一個名為 Pyrocystis lunula 的單細胞藻類群落,其名稱取自「彎月」般的形狀。
對於早已習慣材質實驗的Iris Van Herpen來說——她從3D列印製衣、打造對磁場敏感的服裝,到以鋁與雕刻木製作外骨骼——這樣的材質探索早已是常態。
但這次創造出一個「有生命」的作品,完全超出她的期待,成為與另一種生命體之間突破性的共生。
「這是我所經歷過最令人驚嘆的創作過程——我完全可以說,是最超乎尋常的體驗。」Iris Van Herpen說道,「這不只是創造一套造型,更像在培育、照料一個你需要呵護的存在。然後你和它的關係越來越深,這真的很美。」
秀前進行試裝時,Iries Van Herpen與她的最新合作夥伴Chris Bellamy向《Vogue》搶先展示了這套創作。那宛如異世界標本的洋裝與緊身褲組合,懸掛在一個特殊箱體中,裡頭精準的調控光線——模擬了藻類在水下50公尺所接收到的光線波長——以及濕度、溫度,底部因此瀰漫著一層冷霧。
在白天的環境下,這套服裝上的立體圖騰不會發光,僅呈現出白色略帶淡淡藍光;如果要做個不太完美的比喻,那就像是夜光貼紙的光芒。就像人類一樣,Pyrocystis lunula也需要「睡眠」,它們也有如同我們生理時鐘般的光照週期。在野外,這些藻類會在受到移動刺激或感應到掠食者時發光。目前還未透露Van Herpen會選擇哪位模特兒來演繹這套造型,也還不清楚到時會如何誘發其發光效果。
Van Herpen與Bellamy分別站在展示箱的兩側,一邊跟我們說明這段合作的契機:他們在今年二月初次認識,距離Bellamy開始在法屬玻里尼西亞進行研究已經有兩年(他至今仍會往返當地,同時也在法國、英國和Van Herpen所在的阿姆斯特丹工作)。
一旦雙方決定展開這項合作,Bellamy便著手進行藻類培育——基本上就是一個精密控制光線的密閉艙體,讓藻類得以在海水中繁殖,每兩週數量就會翻倍。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累積了約20公升的藻液——略多於半個浴缸的容量。為了讓藻類從液體轉化為可注入Van Herpen客製模具的固態形態,他們將其轉移至一種以海藻為基礎的營養凝膠中——這期間測試了約50種配方,才找到理想的質地、顏色與整體平衡感——接著再為成型的結構塗上一層保護性薄膜,使其能透氣、維持活性並發光。最終在阿姆斯特丹大學與英國Francis Crick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協助下,整個研發過程濃縮成35道步驟。再經過無數次試驗與修正,最終將圖案與透膚網布「第二層肌膚」結合後,他們終於在約一個月前實驗成功——「它成功了!」Bellamy說道。
這些服裝現在被存放在嚴格控制的環境中,其條件精確模擬藻類的自然棲息地,例如溫度、光照、濕度與晝夜節律。這些微生物甚至能在服裝結構內繼續交配與繁殖,使整件洋裝愈來愈明亮。至於是否會有氣味,Bellamy 回答說:「不,只有海水的味道。」
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更像是什麼生物實驗室的產物,而不是伸展台上的服裝,可實際上,很多高級訂製服的設計師們,往往也將他們的工作視為某種「實驗」。在Van Herpen的案例中,她對跨領域的無限探索與對非典型材質的研究,正是引領她實現這些前所未見應用的關鍵——科學、技術、藝術與時尚融合成一種混種狀態,共同誕生出她的前瞻性創作。
「我想這正是我投身高級訂製服的原因。」她說道:
「讓工藝語言不斷進化,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找到高級訂製服嶄新的樣貌與形式。」
Iris Van Herpen
對Bellamy而言,這個過程其實與人工智慧所發展的狀況有些雷同,只不過這是一種對自然更深層的理解。「電腦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學習那些他們尚未真正理解的複雜系統。而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去思考自然、與自然共生的思維,其實就跟思考AI的方式一樣……這其中一部分是理解,但另一部分則是承認:『我不知道它會怎麼發展。』整個工作室的核心在於建立關係,而不是設立一套固定的公式。」
有趣的是,生物發光藻類的反應是即時的。當環境條件不理想時——如先前熱浪席捲歐洲,它們的光就會變黯淡。「它們展現出真正的個性,而你也會更加理解它們。」那如果它們不喜歡走上伸展台怎麼辦?Bellamy保證:「它們可以在無需任何照護的情況下獨自存活兩到三週,有點像盆栽一樣。」他延伸這個比喻:「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把一盆盆栽裝進太空衣裡——透過我們所做的一切,提供給它一個生命支援系統。」
至於長遠來看,沒有人能確定未來會怎麼發展,因為這個團隊本就將這件事視為一場持續性的實驗。但Bellamy說,現在有一些樣本已經活了一年,而且「它們過得很開心」。當它們死亡時,會發生什麼?他說,顏色會產生微妙的變化。
Bellamy稱Van Herpen為「設計與自然界的北極星」。他曾在Central Saint Martins學習生物設計(Biodesign),之後成為一名工程師,從事電動車與可回收鞋款的開發工作,直到他徹底改變了人生方向。「我意識到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的東西,而塑膠和金屬也無法幫助我們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於是他啟程前往太平洋群島,與一位原住民文化教育者合作,創作出一件與自然共生的發光泳衣。
「對我來說,研究藝術非常重要,因為藝術得以觸及人類的情感,而正是透過情感,我們才有機會改變人類的行為。」
Chris Bellamy
「此外,與活生生的生命共處——這種『生命狀態』,我們往往不真正理解它。但其實人類永遠無法創造出像樹這樣非凡的事物,它的先進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Bellamy說道。
這又將我們帶回了本季高訂秀的主題《Sympoiesis》,這是一個源自希臘文的再造詞,由「sym(共同)」和「poiesis(創造、生成)」組成,用來描述不斷互動演化的生態系統。而在這裡,我們所見的,是一位高級訂製時裝設計師超越了人類之間的合作機制,進一步擁抱微生物的複雜性。發光效果本身固然很酷;但它的「生命狀態」,才真正呼應了Van Herpen偉大的願景。
「這就像一個隱喻,我們必須讓地球保持生命,才得以繼續生存,我們必須保護它。這就是這一季系列的核心——照顧那些賦予我們生命的存在,因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Van Herpen說。
原文出自:Vogue Runway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