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你可能低估了側平舉,這個動作可以完美雕塑三角肌(要練就練一眼就看得到的)!

GQ

更新於 07月17日05:00 • 發布於 07月17日04:56 • Marco Trabucchi

側平舉這個訓練動作你可能見過或做過,但很有可能一直把它當成訓練結束後的「額外」動作。然而,側平舉,尤其是經典的側平舉,是一項精準、有技術性、近乎外科手術般的練習,能夠塑造三角肌的深度和對稱性,將平淡無奇的肩膀變成引人注目的太平洋寬肩。 「這項練習與另一項經典的軍事推舉相似,但在某些方面,它更有效,」前職業橄欖球運動員、Cloud Fit 連鎖店創始人 Kristian Phillips 解釋道。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

別小看造就的寬肩效果!

側平舉不僅僅是一個 Instagram 上隨處看到的酷動作,嚴格來說,它是塑造寬闊、勻稱、功能性肩部最有效且最被低估的動作之一。這不難理解,只需要站在穿衣鏡前看看你的外型:三角肌外側(中束)的主要功能是肱骨外展,也就是將手臂向側面拉開,遠離身體的資是。沒錯,就是你在側平舉中舉起啞鈴時所做的動作。沒有其他動作能以如此乾淨、直接、單一的方式重現。

這項練習能精準地鍛鍊三角肌外側頭——這部分的肌肉能夠幫你塑造出寬度和圓度,也就是鏡子裡展現的「寬肩」效果。Phillips 進一步解釋: 「相較之下,軍事推舉主要鍛鍊的是三角肌前頭和肱三頭肌。」

然而,在健身房裡,側平舉常被視為低階的訓練動作:啞鈴輕,技術門檻不高,動作倉促,而且慣性過大。對很多人來說,它只是一項例行訓練,為了填滿訓練計畫而進行超級組訓練。這完全是誤解:側平舉不僅僅是手臂的抬高,更是一個精細、可控的動作,需要對身體的感知和對毫無差池的細節觀察仔細才能辦到。

初學者最常見的錯誤是什麼? 「誤以為選擇的重量越大效果越好。實際上,側平舉的真正刺激在於控制力和精準度。如果做的動作正確——肩胛骨穩定,手肘微微彎曲——只需幾公斤就足以讓你的三角肌爆發力爆發。」

為什麼它真的有用(前提是動作正確)

了解了這項練習如何鍛鍊三角肌——寬闊、線條分明的肩膀,在胸部和腰部之間取得平衡,進而放大「V」字形身材的視覺效果。作用遠不止於此:強健的三角肌還能增強手臂和胸部的力量,使肱二頭肌更具美感、三頭肌線條更清晰,這就是勻稱體格帶來的經典骨牌效應。

還有一個不太容易在 Instagram 上出現,但卻更重要的好處:預防。訓練三角肌的所有選項——而不僅僅是像軍事推舉這樣的垂直推舉,都有助於保護身體中最脆弱的關節之一:肩膀。如果做得好,側平舉也能提高穩定性和控制力,並降低發炎和肌肉失衡的風險。很少有訓練能夠一次帶來這麼多好處。如果你做得好,你會感到自己的肌肉燃燒、腫脹,充滿活力。這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同時也你身體發出的直接訊號,告訴你做得很好。當一項練習帶來這麼清楚的反饋,你就應該聽它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如何做好側平舉:精準、控制與用心

如果您想要側平舉真正發揮作用,就需要像對待舉重或引體向上一樣慎重。這是一項核心練習,用來雕塑寬闊、圓渾、勻稱的肩膀。想要做好,你需要將嚴謹的技巧和對肌肉的感知結合起來。以下是正確練法。請務必筆記:

步驟 1.起始位置

雙腳分開與臀同寬站立,膝蓋放鬆。身體挺直但放鬆,收緊核心肌群。肩胛骨應稍微內收(即「並攏」),以確保穩定性。啞鈴從至於身體兩側,掌心朝內,這是經典的動作。

步驟 2.舉起動作

將啞鈴向兩側抬起,直到與肩同高,身體保持略微前傾(10-15度)。這個小技巧可以減少三角肌前束發力,將訓練重點完全集中在三角肌外側上。
手肘應該略微彎曲(約 10 度),就像從水壺裡倒水一樣——但要適度。過度內旋會對肩關節造成壓力。

步驟 3.下降過程需控制

真正的技巧發生在離心階段,也就是你放下啞鈴時。此時的風險在於你可能會讓手上的重量直接「落下」。這是錯誤的。你必須緩慢而有控制性地完成整個動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保持肌肉的緊張。這才是真正增強力量、刺激肌肉肥大的階段。

步驟 4.呼吸與節奏

手放下時吸氣,抬起時吐氣。保持穩定流暢的節奏:避免抽搐、彈跳、衝刺。理想的狀態是 2-1-3:2 秒抬起,1 秒在頂端停頓(等距),3 秒慢慢放下。雖然速度不快,但效果顯著。

步驟 5. 意念與肌肉的連結

不要舉得太高側舉的秘訣在於心靈與肌肉的連結。你必須感覺三角肌在動作中的每一寸都在發力。如果您只感覺到肩膀(斜方肌、手臂、頸部),那您就是在補償。集中精神: 想像肌肉像蹦極繩一樣收縮和伸展。這才是真正的變化所在。嘗試在練習開始時加入側向上舉,不一定要在練習結束時。作為預先啟動的練習,它可以幫助您「喚醒」外側三角肌,讓它更好地參與接下來的複合動作,例如軍式推舉。

側平舉的最大秘訣在於意念與肌肉的連結。你必須感覺三角肌在動作的每一寸都在發力。如果你除了肩膀之外(斜方肌、手臂、頸部)都感覺到了,那你發生運動代償,效果便無法集中。集中精神:想像肌肉像蹦極繩一樣收縮和放鬆。這才是真正的變化所在。試著在訓練開始時就加入側平舉,而不一定非在整個訓練結束時才做。做為一項預先啟動的練習,它可以幫助你「喚醒」外側三角肌(中束),並使後續的複合動作(例如軍事推舉)進行得更順暢。

巧妙變化,讓效果更顯著

  • 在斜凳上(側躺):限制代償,盡可能隔離三角肌外側。
  • 使用低鋼索:在整個動作中提供穩定的張力,非常適合追求精確度的人。

訓練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

側平舉看似簡單。只要兩個輕啞鈴,雙臂側平舉,就可以開始練習了。但正是這種貌似簡單,為動作錯誤埋下了隱憂。任何錯誤,即使是很小的錯誤,都可能降低訓練效果,甚至更糟的是,會導致肩部出問題。以下是三個最常見的錯誤,以及如何一勞永逸地徹底糾正。

錯誤 1.使用過多重量

最常見的陷阱是:你選了過重的啞鈴,以為「重量越大=效果越好」。但在側平舉中,重量太重會讓你的技巧變差。肩膀可能會隨著斜方肌一起上提,身體會搖擺,背部也會不自覺拱起。在練習中,除了三角肌外側束之外,整個身體都會發力,但三角肌才是你的訓練重點。

解決方法:降低重量,感受肌肉再次發力。如果它沒有「燃燒」起來,就表示它沒有發揮作用。

錯誤2.手臂抬得太高

往上抬要抬到多高才對?你的目標不是觸碰到耳朵。一旦所舉高度超過肩膀,斜方肌上部就會發生代償,這項練習就失去了單獨練三角肌外側肌的作用。

解決方法:正確的範圍? 手抬起直到肩膀線位置。

3.上斜,向下自由落下

慣性、彈跳和不穩定的動作都是技巧上的錯誤。如果你把啞鈴往上拋,然後任其不受控制地落下,你只是在空間中移動物件,而不是在鍛鍊肩膀。
離心階段——也就是下降,才是真正累積肌肉張力的地方。而肌肉中的張力正是驅動肌肉生長的動力。

解決方法:換句話說:控制好每一個動作。

本文改自《GQ Italy》

馬上成為GQ LINE好友,每週好物話題一次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從小被父掃帚打頭、言語羞辱、當眾跪下母也默許!「父母老後會找看護照顧,我能給他們錢但給不了愛」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別人一句話就讓你懷疑自己「太敏感」?小心,這是一種心理操控!從「不插嘴」避開有毒關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吳怡霈狠戒「3食物」身體出現「驚人變化」!貼文瘋傳上千次成熱門話題

Styletc
04

煮過的蘋果水竟比直接吃更養生?中醫師大推這幾種煮法→養脾胃、助瘦身還能美容!

女人我最大
05

舒淇也剪短髮了!「勾耳短髮」神級美翻,網讚:好看又好整理馬上存圖

女人我最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