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都發局從心出發 陪伴災後修繕:把「可以做」變成「做得到」
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多處社區屋損、樹倒、停水停電,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災後修繕不僅是工程修復,更是一場「人與家」的關懷行動。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從心出發」,攜手區公所與修繕廠商,深入災區逐戶訪查、媒合修繕、陪伴施工,將「可以做」真正落實為「做得到」,讓災後修繕成為社區共同進步的契機。
一戶一關懷:從傾聽開始的修繕行動
面對災後房屋損壞的居民,都發局並未僅以表格與程序應對,而是派員進駐第一線,與區公所合作建立災損清冊,逐戶訪查、逐案評估。每一戶受災家庭都由專人聯繫訪談,了解實際需求與修繕優先順序,再協助媒合合適的修繕廠商。
在媒合過程中,都發局秉持「尊重居民、共同決定」的原則,協助雙方討論修繕項目、工法及相關補助流程,並於現場完成簽約見證,確保資訊透明、程序公開,讓居民安心、廠商放心。災後復原需要跨局處與社區共同努力,市府的角色是「協調者與推動者」,確保居民能在困境中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
▲ 都發局在六甲逐戶訪查,關懷同時協助釐清屋頂損壞程度
六甲行動:用行動陪伴,用專業守護
六甲區在此次丹娜絲颱風中受害嚴重,有6千多戶停電,山區甚至出現停水情況,六甲區林鳳營車站周邊更因多處路樹傾倒,交通受阻,市容嚴重受損。
而颱風造成區內多處民宅屋頂受損的部分,則因屋齡老舊與產權複雜等問題更增加修繕難度。都發局團隊不因困難退縮,持續進行電話訪查與逐戶拜訪,協助釐清損壞程度、凝聚共識。截至10月初,已完成89戶登記申請、42戶成功簽約,36戶修繕完工、3戶施工中,修復率高達九成。
每一案修繕,都發局團隊都親赴現場提供協助,確保施工品質與安全,也讓居民能親眼見到家園修復的過程。這份「陪伴感」成為災後最溫暖的力量。
▲ 都發局在六甲親赴現場監看施工,陪伴感讓居民更加安心
從「修好」到「變好」:災後治理的新模式
丹娜絲颱風揭示了老舊社區長期存在的都市隱憂。都發局藉由這次經驗,不僅協助「修好」,更推動「變好」—整理災損建物地圖、分類受損類型、統整修繕工項及各類型廠商資料庫,包含紅瓦屋頂、鐵皮屋頂以及採光罩的整理修繕等,讓後續可更精準地媒合廠商與民眾需求。
未來,市府將把這套災後「一條龍」協助模式制度化,從清冊建立、需求訪查、修繕媒合、簽約見證、施工陪伴直到完工,形成一套可迅速啟動的服務流程,讓居民在災後不再孤單面對,讓政府成為最堅實的後盾。
政府與民眾同行:讓家園重建也重生
都發局強調,災後復原修繕不只是屋頂修好,更是心的安定與社區的再生。從心出發的修繕行動,讓政府與民眾站在同一線,共同找回生活的力量,也讓每一場災難,都成為城市韌性與社區凝聚力成長的契機。
(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