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族注意!台北捷運「3大改革」打造友善區,網友大讚:德政三連發
在台北生活,捷運大概是通勤族最穩定的精神支柱。早上人擠人、晚上累趴趴,它總是準時出現、默默載你回家。而最近北捷又默默升級了三項新措施,從親子友善區、到抬頭就能看到站名的跑馬燈、再到身高150公分也能輕鬆抓的拉環,讓不少通勤族忍不住大呼:「太貼心、根本德政三連發!」
1.拆座椅變空間,打造「親子友善區」
圖片來源: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有網友日前在Threads上發現,北捷某些車廂裡整排座椅竟然「消失」了?別驚慌,這不是偷工減料,而是台北捷運公司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推行的「親子友善區」計畫。這個區域統一設在列車中段位置,會拆除部分座椅,釋放出更大的空間,方便推嬰兒車的爸媽安心搭乘,也不必再擔心卡在走道裡動彈不得。車廂牆面還貼上中英文圖示,讓空間更顯眼又有主題性。
目前這項設計已擴展至松山新店線、淡水信義線、板南線、中和新蘆線等主要路線,尖峰時段更是被網友稱為「神改造」,有人笑說:「這比博愛座改得更高明。」
2.拉環變低,乘客終於不用墊腳尖
圖片來源: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除了資訊升級,北捷還注意到另一個細節「手拉環高度」。有許多乘客身高不到160公分,總是得踮腳拉環、搖搖晃晃地站著。台北捷運公司因此調降了靠近車門處的拉環高度,整整降低約6公分,還搭配鮮黃色吊帶,讓人一眼就能認出。
經測試,身高150公分的乘客雙腳可貼地、手肘微彎即可輕鬆握住拉環,對小個子或孩童乘客來說,實在太貼心。這項改進已於今年5月起陸續完成文湖線、板南線、淡水信義線及中和新蘆線的全線更新。有網友笑說:「北捷終於理解哈比人的痛苦!」、「黃色拉環超可愛,還能安心拉。」
3.抬頭就看到站名,跑馬燈資訊更直覺
圖片來源: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搭捷運時最怕什麼?低頭滑手機,結果一抬頭發現「啊!過站了!」。為了改善這個狀況,北捷近期針對全線列車的跑馬燈進行優化,刪除冗長的宣導語句,改為持續顯示「到站站名」,讓乘客抬頭就能一眼看清楚。這項調整以中和新蘆線為試點,8月起成效良好,目前已陸續推廣到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與板南線,預計10月底前全面完成。
不少通勤族看到新跑馬燈的瞬間都直呼「感動」,留言區一片叫好:「終於改了!」、「這才是乘車資訊!」、「希望公車也能跟進!」。可見一個小改變,就能讓日常通勤更順心。
這3項新措施看似細微,卻都是從乘客日常出發的貼心設計。從爸媽推車的空間、到低頭族的資訊顯示,再到小個子乘客的拉環高度,北捷正悄悄地讓「搭車體驗」變得更溫柔。下次搭捷運,不妨多抬頭看看,也許會發現,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地方,早已在默默照顧你的每一趟通勤。
主圖來源: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