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菲醫學院攜手偏鄉家訪 跨文化關懷孕育未來仁醫
慈濟大學人醫菲揚國際志工服務團隊,15日到前往菲律賓三寶顏宿卜戈省伊比鎮多納約瑟法社區,與雅典耀大學醫學院學生攜手展開跨國社區關懷。活動先以口腔衛教與遊戲互動,提升居民健康意識;隨後分組進行家訪,學生深刻體悟醫療資源不足下的生活挑戰,並學習以同理心理解病患處境。雅典耀醫學院院長傑比表示,雙方合作不僅互補優勢,亦期待向慈大學習中醫,為未來醫療教育開啟新篇章。
◎衛教服務 易懂有趣
口腔衛生衛教活動,由慈大同學以簡單插圖和示範動作,將專業醫學語言轉化為居民能理解的日常用語。現場也準備30份「清新隨行組」含氟牙膏及牙刷,教導當地社區民眾正確的口腔保健,搭配慈大進行翻譯的是雅典耀醫學系學生榮恩(Villano Ron),活潑轉譯帶動現場氣氛。「一開始很緊張,怕他們聽不懂或不想玩遊戲。」慈大鄭晴天說,但他只要用真誠對應,而且是對他們生活是有幫助的,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讓自己很有收穫。社區民眾也對這場衛教活動給予肯定,「看牙齒很貴又很遠!」萊里珍(Lerry Jean L. Dianah)女士說出自己牙齒狀況不佳的原因,她一天工資才350披索,牙齒診療費用從500到8000披索不等,能夠知道最基本的保護牙齒開始做起,對她來說很受用。
◎教育學習 合作互補
衛教活動結束後,學生分為六組,每一組由雅典耀學生及菲律賓志工陪伴及翻譯,行前各組請雅典耀大學學生先說明訪視個案背景現況,及應對時注意事項。分頭走入社區,進行實地家訪,每戶人家都反映出不同的醫療需求與生活挑戰,慈大與雅典耀大學醫學院學生,攜手走入社區,對個案、健康評估與生活關懷。
雅典耀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天主教學府,重視以人為本的醫學教育。前來多納約瑟法關懷的雅典耀大學醫學院院長傑比(Jaybee Bazan)表示:「去年8月與慈濟大學醫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展開學生交流,感到非常興奮與期待,此計畫旨在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傑比院長提到,雅典耀大學醫學院擅長結合社區導向醫學教育,重視學生深入社區的服務與學習經驗,並希望將此優勢分享給慈濟,今年9月5日至20日,將有五位學生及一位醫學部門教師赴慈濟大學交流。傑比院長強調,雙方共同秉持慈悲、大愛與關懷社區的精神價值,讓合作不僅是學術計畫,更是守護生命、造福人群,為醫療教育開啟嶄新篇章。
◎醫療慈善 慈悲大愛
關懷的個案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有患有蠶豆症的男童,67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風後遺症及未控制的高血壓的一家之主,才8歲就病痛纏身插著鼻胃管的小朋友,還有罹患氣喘沒有辦法工作的夫婦等。在慈誠爸爸蔡堆、徐文隆,懿德媽媽顧佩珍,洪素珍,以及陳宗鷹院長及夫人曾敏華師姊,還有謝坤叡教務長、李彝邦醫師及職工王玟婷的分組帶領,來自台灣的學生,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慈大程湘儀同學分享到:「這次的家訪,讓我學會用更多同理心去理解不同的人生處境,也更加懂得珍惜。」邱榆倢說:「在資源有限的偏鄉,哪怕只是牙齒保健、均衡飲食或戒菸,都能為家庭帶來實質改變。」許琪恩同學表示:「相信對他們一家而言,即便是一點點的幫助,也可能成為他們走下去的希望。」一同陪同的雅典耀大學學生(Nebab, Josel Aiza May V.)也說:「我才真正理解,原來有這麼多人不知道醫療資源的存在,也有更多家庭是因為經濟壓力才放棄治療。」因為學校規劃偏鄉服務的機會,讓她很感恩,也希望未來畢業後,能繼續回來服務他們。
◎感恩交流 愛的迴響
回到健康中心後,雙方學生進行心得分享與討論。慈濟學生談到如何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場情境結合,而雅典耀學生則分享了當地醫療資源不足下的社區觀察。彼此的交流讓兩校學生都更理解醫療工作的挑戰與使命。最後,他們準備親手製作的小禮物,送給雅典耀大學的夥伴,象徵著跨國友誼與醫學人文精神的延續。
慈大與雅典耀大學醫學院學生,並肩而行走進家戶,為社區居民帶來笑容、關懷與希望。這場跨越國界、宗教與文化的合作,不只是醫療專業的交流,更是人文關懷的實踐。將慈悲與專業並行,將知識與溫度結合,期許未來的醫者不僅在臨床技能上有所成就,更能以真誠的心,陪伴弱勢群體走過艱難歲月。
撰文/林靜君、呂佩玲;攝影/林靜君、人醫菲揚國際志工服務團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