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太說軍武】M60A3戰車「魔改」曝光!射控提升獵殲級、觀瞄激變 可再戰20年

太報

更新於 15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 郭宏章
陸軍澎防部2025.4.23舉行年度「鎮疆操演」,想定以實戰化應對模擬敵軍「夜間空中滲透突擊」,M60A3戰車實彈射擊企圖登陸目標。軍聞社

在台灣已經服役30年的M60A3 TTS「巴頓」主力戰車,正在進行性能提升研改計畫,目前軍備局、兵整中心與中科院組成的團隊,已經完成2輛樣車,今年初曾在屏東被軍武迷目擊,砲塔改頭換面,加上新的觀測瞄準系統「耳目」一新,日前也傳出今年9月台北航太展中亮相,讓軍武迷們頻頻敲碗。若能提升到與M1A2T同級的「獵殲」作戰性能,M60A3 TTS戰車至少還能再戰20年。

由中科院與陸軍兵整中心進行性能提升的M60A3 TTS主力戰車樣車日前測試時在公路曝光。摘自FB軍事粉專「基地雜談」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於2025.7.18登場,陸軍M60A3 TTS主力戰車出動模擬戰鬥。砲塔頂部為車長槍塔,可在槍塔內射擊點50口徑的M85重機槍。路透

M60戰車是以二次世界大戰後,紀念陸軍名將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將軍命名的「巴頓」(Patton)戰車系列發展而來,第一代是M46巴頓戰車、第二代M47巴頓戰車以及第三代的M48巴頓戰車。1962年起服役的M60,原本是被視為巴頓戰車的第四代,但M60戰車官方名稱並沒有「巴頓」二字,而是「105公厘口徑全履帶主力戰車M60」(105 mm Gun Full Tracked Combat Tank M60)。

CM11勇虎戰車為陸軍兵整中心對M48A5「巴頓戰車第三代」性能提升生產的版本。資料圖為漢光41號演習,陸軍584旅戰車連CM11戰場搶修作業,陸軍後勤三支處龍潭聯保廠出動M88A1救濟車支援。郭宏章攝

由於「戰車」(Tank)從英國首先在1915年發明,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各國紛紛效尤,發展蓬勃。因此,軍事研究者為了區分,因此以重量作為類型區分, 重量在10公噸以下的稱為「小戰車」。10噸至20公噸以下的為「輕戰車」,例如美軍的M24。重量20公噸至40公噸的稱為「中戰車」,M47與M28即為中戰車。而重量達40公噸至70公噸則是「重戰車」,例如美軍M103戰車。至於更重的70公噸以上的稱為「超重戰車」。但是到了二次大戰後,重量與重型戰車之間相當,但火力、防護以及機動性能都優於重型戰車的「主力戰車」(Main Battle Tank, MBT),開始嶄露頭角。

美製M1A2T「艾布蘭」戰車是現代「主力戰車」(MBT)當中性能最佳戰車之一。資料圖為台灣陸軍M1A2T戰車2025.7.10在新竹坑子口訓場首度公開實施120公厘戰車砲實彈射擊。路透社

美軍改良主力戰車 主砲口徑大、更具防護力

美軍在二次大戰後,原本仍採取輕戰車、中戰車與重型戰車三類型,分別配賦給輕裝甲營、中裝甲營與重裝甲營。但到了冷戰時期,一方面面臨複雜的後勤補給維修問題,負擔過重,另一方面,蘇聯當時已發展最新型的T-55「主力戰車」。T-55配備100公厘口徑戰車砲,裝甲厚度等同200公厘的滾軋均質鋼,可抵抗當時包括美國等北約國家輕戰車的76公厘口徑戰車砲,甚至中戰車的90公厘口徑戰車砲也只是有機會擊穿T-55的裝甲,但T-55的100公厘戰車砲卻能夠擊穿當時大部分中型戰車的正面裝甲,這迫使美國必須迅速研發主力戰車來抗衡。

陸軍M60A3 TTS主力戰車是「巴頓」系列戰車最後一型,具有紅外線熱顯像夜視接戰(TTS)能力。105公厘口徑戰車砲也能射擊翼穩脫殼穿甲彈。軍聞社

從1957年美國陸軍發布主力戰車發展藍圖後,美軍經歷T95先進戰車研發的技術研發卡關,於是在成本與時間壓力下,考慮到M48當時仍在量產當中,因此M60戰車的設計,就採用把M48A2改良為「主力戰車」的方案,包括更換比蘇聯T-55更大口徑的主砲,評估後選定引進英國的L7戰車砲進行改良,成為型號為M68的105公厘口徑線膛砲。首批4輛原型車在1958年出廠,在1959年中進行測試,美國陸軍於1959年5月決定採用。

陸軍十軍團2025年4月11日陸軍裝甲586旅聯兵2營進行作戰計劃鑑測,M60A3戰車於夜間戰術機動。青年日報

M60沿用M48的鑄造龜殼形砲塔設計,裝甲最厚的砲盾部位厚度達178公厘,其中有一挺M1919A4 .30同軸機槍。砲塔的頂部則有M19車長槍塔,配有.50口徑的M85重機槍,可旋轉的槍塔也提供車長射擊時的防護。

在動力系統方面,M60把當時M48A2採用的汽油引擎換裝更省油的柴油動力引擎,也就是「德立台大陸」公司的AVDS-1790-2 12汽缸柴油引擎,能提供750匹馬力,延長行車距離,也較爲安全,M60能攜帶105公厘砲彈57發。

陸軍裝甲586旅聯兵2營2025年4月執行作戰計劃鑑測,M60A3戰車組員進行整補翼穩脫殼穿甲彈。青年日報

提升夜戰能力 1978年起配置熱影像觀測儀

M60主力戰車在美國陸軍與北約國家經歷多年服役,最後量產型的M60A3於1978年起量產。為提升夜戰能力,1979年起量產配備紅外線熱影像觀測儀的M60A3 TTS,也是巴頓系列主力戰車最後一個主要量產版本。其中,M60A3型號最後TTS代表「戰車熱成像瞄準」(Tank Thermal Sight, TTS),也使得M60A3 TTS具備與早期的M1戰車相近的夜戰能力。尤其因為M60A3 TTS比M1戰車更早服役,因此M60A3 TTS也成為第一種在射控系統配備熱影像夜視儀的主力戰車。

澎湖五德營區進行「國軍戰力展示」,出動M60A3戰車圍殲假想敵。歐芯萌攝影

台灣的現役主力戰車M60A3-TTS巴頓戰車,是1990年爆發第一次美伊戰爭、1991年2月底結束後美軍全面汰換的車型,國軍自1995年分批接收該型戰車460輛,並服役到現在。

由於陸軍擁有的M60A3 TTS、兵整中心以M48A5性能提升的100輛CM11主力戰車,仍較為老舊,為維持反登陸與灘岸戰鬥力,因此陸軍建案「銳捷專案」,從2019年度起編列約9.72億美元預算採購108輛與美軍最新規格相同的M1A2衍生型,後來定名為M1A2T主力戰車。

由中科院與陸軍兵整中心進行性能提升的M60A3 TTS主力戰車樣車日前測試時在公路曝光。摘自FB軍事粉專「基地雜談」

不過,若繼續大量採購 M1A2T新型的主力戰車,勢必耗費過多經費,因此,為了平衡地面作戰需求與經費支出,陸軍仍對底盤性能仍妥善的M60A3 TTS啟動性能提升案,主要針對火(砲)控與觀瞄系統、數位戰場指揮管制系統、砲塔改良、更新主砲105公厘砲管以及動力系統更新。

正在進行性能提升的M60A3 TTS主力戰車樣車日前測試時在公路曝光,砲塔後方置物籃明顯不同,專家指應為環控系統等裝備。摘自FB軍事粉專「基地雜談」

觀瞄系統新增環控 軍事專家:更具擊殺力

軍備局對於M60A3更換新的105公厘口徑主砲M68的砲管,也由軍備局202廠取得技術授權,以及進口相關機具,已經在去年7月起展開對部分M60A3的主砲更換工作,陸軍也證實為了有效維持M60A3戰車的妥善率,委由軍備局第202廠承製「加農砲管」(105公厘戰車砲管)。

美製M1A2T戰車的觀測瞄準系統具有「獵殲」模式,也是國軍對M60A3 TTS戰車性能提升的目標。資料圖為M1A2T於2025.7.10在新竹坑子口實施120公厘戰車砲實彈射擊。路透社

在觀瞄系統方面,據了解,其性能與M1A2戰車的「獵殲系統」同級,陸軍參謀長陳建義在今年3月向媒體表示,陸軍委託中科院研製2套M60A3戰車觀瞄系統,預計會在國防部、軍備局督導下,今年10月完成相關測評與驗證。

而正在進行M60A3性能提升研改工作,2輛樣車也在屏東地區兩度被軍事迷目擊,轉發到軍事粉專上,引發議論。照片中可看出這兩輛M60A3升級樣車,砲塔有棱有角,明顯的與原本的「龜殼」鑄造裝甲砲塔不同。事實上,在陸軍今年3月出版《裝甲兵季刊》第275期中,就有升級計畫的設計概念圖出現。紀東昀指出,此為軍備局研製雲豹甲車的焊接式裝甲的技術,沿用在M60A3性能提升上,對於M60A3的防護能力,將有顯著提升。

刊登於陸軍裝甲兵季刊的M60A3 TTS主力戰車升級設計草圖。包括M60底盤加裝獵豹自製砲塔,具焊接裝甲。摘自裝甲兵季刊

另外,網友照片也可看到,砲塔後方置物籃外型改變,根據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從照片可明顯看到置物籃裡頭有新裝置,應是為因應M60A3觀瞄系統升級所增加的環控裝備,環控裝備包含溫濕度控制、空氣過濾器與核生化防護等,作用是讓砲塔內的感測裝備、砲管姿態偵測、熱顯像、紅外線、雷射測距儀等射控裝備得到溫度等環境控制,不會因過熱等情況而當機,維持系統正常運作,增加戰車第一擊的命中率和擊殺能力。

M60A3 TTS主力戰車升級方案,於現有M60底盤對射(砲)控及觀瞄性能提升研設概念圖。摘自裝甲兵季刊

至於引擎系統,陸軍兵整中心則以原本M60原廠RENK America提供以美軍現役AVDS-1790-8CR為基礎進行改良為可升級型的AVDS-1790-2CA(U)新引擎。而此系列引擎也是國軍購買的M88救濟車所採用相同的引擎,可提升後勤簡化。據指出,原廠RENK America公司去年已交付950匹馬力的AVDS-1790-2CA(U)引擎,配合樣車的測試工作。

在大幅提升性能與現代化裝備之後,兩輛升級版的M60A3 TTS主力戰車傳出將於今年9月18日起舉行的台北航太暨國防展(Taipei Aerospace & Defense Technology Exhibition, TADTE)中公開亮相,如果能夠解決鋪設安全設施的問題,讓重達52.6公噸的M60A3 TTS升級樣車可駛入南港展覽館的話,升級版的M60A3 TTS主力戰車將成為本屆航太展中「國防館」最受矚目的重量級軍備。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東部外海6.2強震後現身!澎湖捕獲罕見「地震魚」專家揭真相

TVBS
02

3嫌桃園行搶 劫200萬現金「僅2張真鈔」傻眼

TVBS
03

台中二寶媽載6歲女兒被撞!搶救18日仍離世 肇事男認了:喝整夜高粱

三立新聞網
04

扯! 小琉球旅遊爆行車糾紛 大學生遭賞巴掌逼下跪

TVBS
05

獨家/生出畸形兒慘離婚 夫家還怕同姓搶財產!她母兼父職:生了該負責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2

RLd
俄烏戰爭明示現代戰爭中的戰車是鐵棺材炮灰
37分鐘前
Nickhastala
32分鐘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京站看鬼滅遭性騷忍到散場!女粉遭噁大叔伸狼爪 胸部內衣連襲5次

TVBS

低收女曾被賣妓院求免養老父 法院認與父無關駁回

中央通訊社

盧秀燕參訪布里斯本會展中心 強化台中競爭力

中央通訊社

國際社會憂中國「犯台」金融時報:台灣人更怕內應從內部顛覆台灣

新頭殼

逮一贈一!桃園警實習生首度出勤 逮獲通緝母子檔

民視新聞網

宗教博物館生命教育特展 真實標本引發反思生死(圖)

中央通訊社

斷腳小黑熊觸動人心 宗博兒童館特展延至年底(圖)

中央通訊社

李逸洋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圖)

中央通訊社

郭智輝上任1年多爭議一次看 綠內部也不滿

NOWNEWS今日新聞

李逸洋代表台灣首度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圖)

中央通訊社

烏克蘭議員團赴台中市府交流(圖)

中央通訊社

國民黨10/18主席及黨代表選舉 7/31前未繳黨費者無投票資格

自由電子報

李逸洋代表台灣首度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圖)

中央通訊社

高雄機車騎士不明原因自撞分隔島死亡(圖)

中央通訊社

台灣首參與長崎紀念典禮 李逸洋批中國干預座位安排

中央通訊社

賓士等紅燈火燒車 煤氣行員工怕爆燃急滅火

NOWNEWS今日新聞

喊話王義川像個男人 游顥:請向盧秀燕道歉

NOWNEWS今日新聞

打著本土牙醫名號 可以放下仇恨了嗎?

新頭殼

烏克蘭議員團與台中市府交流 促雙邊產業合作契機

中央通訊社

快訊/文山區試院路3樓民宅失火! 1樓貓咪餐廳險遭波及

TVBS

台積電洩密案!媒體人還原抓內鬼過程 最重下場曝光

EBC 東森新聞

第2波罷免開戰! 顏寬恒打政績牌 藍大咖站台挺

華視新聞

對等關稅是「疊加的」!黃國昌:用蓋牌、黑箱、暫時性關稅矇騙國人

新頭殼

「中二解顏」罷免總部開張 端出水餃酸:比顏寬恒有料

自由電子報

揭盧秀燕市府「陸軍」網絡操作手法!江肇國:運作模式不斷擴大

自由電子報

罷免第二波!綠營多線齊發助民團 羅明才同框謝國樑

華視新聞

基隆市長謝國樑到新店 為羅明才宣導反罷免

自由電子報

煮竹筍疑忘了看火!台南73歲翁「回屋救火」嗆暈 送醫不治

三立新聞網

立院法制局稱憲法判決無遵從必要?吳宗憲:請精進閱讀能力

自由電子報

西式沙龍、日系快剪夾殺 「台式理容院」拚翻轉重生

鏡新聞

中2顏寬恒反罷免 徐巧芯、王鴻薇喊「讓他們再輸一次」

自由電子報

關稅20%+N民間無所適從 蔣萬安要中央政府「別擠牙膏、被動公布」

中廣新聞網

下架不適任立委 「中三拒瓔」、「一罷擊臣」週末掃街宣講

自由電子報
影音

美對等關稅台灣疊加「20%+N」 工具機衝擊大

華視影音

美對等關稅台灣疊加「20%+N」 工具機衝擊大

華視新聞

王義川來了! 陪同罷免馬文君志工掃街 粉絲搶合照

民視新聞網

在野炮轟"台美關稅+20%" 行政院:4/4簡報早說明

華視新聞
影音

在野炮轟"台美關稅+20%" 行政院:4/4簡報早說明

華視影音

關稅稅率疊加 蔣萬安轟中央「勿擠牙膏」:民眾持續抓瞎

上報

美國對台關稅不只20% 凌濤:賴政府黑箱蓋掉產業活命生機

中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