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不到6坪 6成兒少學習、睡眠受影響
家扶基金會今天(21日)公布「弱勢家庭居住狀況調查」,結果顯示7成弱勢家庭普遍面臨漏水、壁癌、缺乏家電與家具等屋況不佳情形,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僅5.92坪,不到全國平均的一半,更有6成兒少學習、睡眠、健康、心情均受影響。藝人胡宇威首度代言「無窮世代」計畫,盼社會響應捐款,支持弱勢兒少改變未來。
家扶基金會今年3至6月針對全台扶助家庭進行「弱勢家庭居住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逾7成弱勢家庭房屋的屋況差,包括漏水、漏電、壁癌、發霉、排水管易堵塞;逾5成無合適的設備、設施,如缺乏家電、家具,或門窗、馬桶老舊、破損等。
在有房租、房貸的弱勢家庭中,逾7成表示居住成本影響日常飲食與生活支出,並有近7成家庭憂心無法如期繳交相關費用。調查顯示弱勢家庭平均居住空間約為25坪,以弱勢家庭同住家人平均約為4.22人計算,平均每人居住面積約為5.92坪,不及台灣自有住宅人均面積14.4坪的一半。
調查也發現擁擠、不良的居住環境嚴重影響弱勢兒少的身心健康,逾6成孩子學習難以專注,也有近6成兒少出現心情憂鬱或焦慮、引發過敏、睡眠品質不佳的情形。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說:『(原音)我們這一次調查超過1千位以上的弱勢家庭的兒童,他們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兒童都表示,因為整個居住空間當然不是很友善的情況之下,他其實受到很多…,就是不是很安靜的一個情況下,或者是家裡面常常會有一些出入,或者是有些都還有做一些,就是像是代工或者是其他的影響,在睡眠的這個部分,他確實沒有辦法像一般家庭。』
今年即將升小六的翔翔與外曾祖母、3歲的妹妹一家3口擠在12坪的老舊房舍,空間狹小,牆面多處壁癌與裂痕,廁所在屋外,廚房水龍頭旁的「大澡盆」就是浴室,翔翔總是以床為椅彎腰寫功課。今年即將升上國一的小睿一家5口居住在山區,因父親中風,全家都投入果園種植工作,家中僅有一張書桌供3兄妹輪流使用,面對國中逐漸繁重的課業,小睿最大的心願便是擁有不受打擾的讀書空間。
周大堯指出,家扶多年來推動「無窮世代」計畫,提供弱勢兒少生活補助、急難救助、教育提升與能力建構,尤其著重在生活補助與教育提升;今年募款目標為新台幣8千萬元,但因主客觀因素,缺口仍有1千多萬,盼各界能響應捐款,協助弱勢兒少改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