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資源篇】自殺、恐慌、精神疾病發作會要人命,心理也有急救CPR

少年報導者

發布於 04月10日08:59 • (文字/邱紹雯;設計/王家琛、鄭涵文、黃禹禛;設計、工程/曾偉婷;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吳冠伶)
(插畫/王家琛)

心理健康已成為全球公衛領域的嚴重議題,挽救心理健康惡化的世代已刻不容緩。過去,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當身體出現緊急狀況,呼吸或心跳突然停止時,可以採取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稱為CPR(心肺復甦術,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縮寫);而當心理出現突發危機時,同樣也需要「心理CPR」處置。國際上早已發展出適合一般民眾學習的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簡稱MHFA)方案,台灣去年(2024)底正式引進,未來將推廣為全民的基本技能,為正處於心理危機的民眾,提供及時援助。

不只身體會出現緊急危機,需要CPR即刻救援,幫助患者在就醫前提高存活機率,心理健康也可能出現各種危機,包括自殺、恐慌發作、嚴重精神疾病發作、攻擊行為等,緊急起來同樣會要人命,同樣需要心理急救!

人人都可以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

台灣衛生福利部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華心」)去年底引進源於澳洲的MHFA方案,就是等同心理CPR。課程由澳洲精神健康研究家安東尼・喬姆(Anthony Jorm)及精神教育專家貝蒂・基奇納(Betty Kitchener)自2000年共同創立,全球推廣已有25年歷史,主要在提高一般民眾對精神健康疾病的辨識,並能正確回應。課程由非營利組織「國際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 International)」發展與推廣,至今有29個國家推行,成為自殺預防的一環,全球已有超過800萬人接受過課程訓練,並且在接受前後測對照發現,對心理健康相關知識,以及對於提供心理健康急救的信心和意願皆有中等效應的提升。台灣是第30個引進的國家。

華心MHFA專案經理、諮商心理師張瓈文表示,MHFA的基礎課程12個小時,內容針對全球最緊急關注的心理疾病介紹,包括認識憂鬱、焦慮、躁鬱、精神病、物質濫用等,同時教導相對應的心理危機處理,一旦發現周遭的親友心情有低落的徵兆,或是持續失眠、吃不下飯、 出現怪異舉止,甚至是陌生人有突發的精神異常行為等,都可以在專業的醫療資源抵達前,提早介入,及時提供援助。

此一課程強調「對於任何人,適合所有人(For Anyone. For Everyone.)」,讓一般人都能具備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完成MHFA基礎課程者稱為「心理健康急救員(Mental Health First Aider)」,將能在最關鍵時刻,支持身邊正在經歷心理健康問題的朋友、家人和同事。

傾、聽、給、鼓、勵,五大口訣記起來

「許多人對於身邊親友疑似有心理或精神困擾時,想表達關心卻怕弄巧成拙,置之不理卻又擔心發生憾事,該如何介入協助才適當,其實是需要專業知識與技巧的, 」張瓈文說。心理急救的五大口訣: 傾、聽、給、鼓、勵(ALGEE),不是一套需要按照順序進行的步驟,而是在面對有心理困擾的人時,所需要掌握的5個行動原則:

【原則1:傾】接觸對方,同時評估當事人的情況,評估是否有立即的危險性

主要評估對方當下有沒有自我傷害的危險,當你想要主動找對方談談心理狀況的時候,要評估現在是不是一個「對的時機」及「適當的地點」。

另外,在關於自殺的迷思中,很多人會害怕詢問「你是否有想結束生命的念頭?」彷彿對方原本從來沒有這個想法,一經提起,自殺意念就被植入腦海,甚至是鼓勵自殺。事實上,談論自殺並不會增加自殺風險,反而有機會讓對方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當你開始詢問,其實就有改變的可能,有助預防自殺。

【原則2:聽】不帶批判性地聆聽,細心聆聽當事人的心聲及感受,給予空間讓對方表達

不帶批判性地聆聽基本上是貫穿MHFA課程中最重要的準則,經常也最容易被忽略。與有心理困擾的人談話,多數人會想要趕快切入重點,勸他不要想那麼多,或是想要立刻給出建議,這些言下之意都是在否定他的感覺,想要趕快結束這場對話。

最重要的其實是聆聽,讓對方能敞開心胸地說,不帶評價地溝通,才能了解他真實的狀況。這樣的談話需要非常有耐心,要先理解,被對方拒絕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必須讓他知道,現在不想講也沒關係,但是有任何需要我們都會在。

【原則3:給】給予當事人支持,例如陪伴當事人做一些減壓及紓緩的活動,以及提供資訊與意見

可以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包括理解或認同對方現在處於很難受的狀況,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提供康復與好轉的信心。

也可以給予實質的幫忙,提供相關求助的資訊等。或是很簡單的幫忙,例如:對方鬱鬱寡歡都不想出門時,協助叫外送或關心三餐飲食,幫忙跑個腿等。

【原則4:鼓】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心理健康急救員並不是真正的專業醫師,儘管受過課程訓練,也不能隨意進行診斷,最終仍需要鼓勵當事人尋求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協助。

心理健康急救的專業援助也不限醫療層面,可視不同的壓力來源,提供不同管道的專業資源。

【原則5:勵】鼓勵當事人尋求其他支援,例如向朋友傾訴心事等

提供各種支持團體的聯繫方式,或是任何有助於放鬆心情、正向面對壓力的管道,例如:正念、冥想、運動等。

(設計/鄭涵文、黃禹禛)

國外已發展兒童與青少年專用課程

隨著憂鬱症及自殺的年齡層逐年下降,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惡化成為世界趨勢,MHFA從一開始針對成年人的標準課程外,在澳洲、英國、紐西蘭、香港等地也有發展12~18歲青少年的課程,內容更著墨在認識與應對青少年族群的自傷、自殘行為,不僅可以讓成年人學習如何幫助青少年,也可以由青少年自己學習來幫助同齡的同伴。

除此之外,澳洲也正在研發針對5~12歲的兒童MHFA方案。根據研究顯示,35%的心理疾病其實在14歲前就已經開始發展,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其診斷與症狀表現、尋求幫助的途徑、危險與保護因子,以及所面臨的污名化情形都與青少年有所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支持方式,以更有效地辨識、管理和預防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於心理健康急救的觀念和課程在台灣才剛起步,目前培訓完第一批15位的心理健康急救講師,預計今年(2025)5月開始逐步推廣,9月正式推出課程,初期的目標對象包含警察、消防員等較常接觸心理危機高危險群的單位,也計劃推廣到大學院校、輔導室或媒體從業人員等,或透過*員工協助方案將MHFA推廣至各大職場。

*員工協助方案: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簡稱EAPs)指企業為了處理員工的健康、心理或家庭問題,透過建置服務系統及提供專業服務,預防或解決影響個人工作表現的相關因素,如:工作適應、人際、婚姻、家庭照顧、健康、法律等。

衛福部也已將MHFA方案的推動納入行政院核定的「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114~119年)」,希望結合民間單位及跨部會、地方政府的力量全面推廣,在現有的自殺防治系統外,提升民眾的心理健康素養,建構更具支持性的環境與網路,讓需要的人都能被接住。

測測自己的心情溫度

報導仔關心你:珍惜生命,勇於求助
如果自己或發現身邊朋友出現心理狀況,需要進一步協助,請你及早向身邊的老師、家長求助,或請師長幫忙聯繫以下單位:
·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兒童青少年心理資源
· 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
· 全台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分布
· 青少年線上文字協談服務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3歲男以為消化不良 醫一查竟是「直腸癌第三期」!3大警訊曝光

三立新聞網
02

1天喝2杯珍奶!百公斤男得糖尿病 靠1招逆轉「不用再吃藥」

CTWANT
03

他做超慢跑竟椎間盤突出!醫示警:3種人別做超慢跑 恐害膝關節損傷

健康2.0
04

眼神洩健康警訊!醫示警4徵兆「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CTWANT
05

64歲男腎功能異常竟是砷中毒! 醫揭「無聲傷腎」禍首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1

鐵道迷的日常生活
愛惜自已的生命
04月12日00:15
karen liu
保持樂觀正念很重要,多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你會發現自己其實是幸運的。放過他人與愛惜自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轉不過的彎 。
04月12日00:31
~♫♪⭐錦毛鼠♬🍁~🇹🇼
樓下的社區公告 股市一定有風險 隨時會波動 敬請愛惜生命
04月12日00:31
沒有錢可以看心身科的人更辛苦
04月12日05:15
巫駿豪
都是假的,不要困住自己
04月12日05:09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別再追逐青春,學會善待自己:從早餐吃肉開始,活得有趣、有尊嚴,人生下半場更有力!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公園走路就夠?台灣銀髮族僅4成活動量足夠…86歲爺每周健身2次:1年後拿掉助行器「還能小跑步踢球」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疼痛別亂吃止痛藥!這9種情況請立即就醫,醫提醒:找出病因比止痛更重要

常春月刊

你「腋下」如何?他忍40年體香膏遮不住狐臭 醫揭「3類食物」會加重體味

三立新聞網

眼屎顏色藏祕密! 黃綠膿、泡沫絲狀全是疾病徵兆

CTWANT

她餐餐「白粥白吐司+豆腐乳」,1個月後疑失智!缺乏「1營養素」恐腦病變:延誤就醫救不回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只喝茶不喝水」恐致二次中風!醫:身體脱水釀禍 一天別喝超過3杯

健康醫療網

夜間小腿抽筋恐是慢性病警訊 專業醫提醒:嚴重恐需洗腎

CTWANT

運動鞋怎麼選?掌握這幾招輕鬆搞定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肺部驚見「毛玻璃結節」!她收健檢報告嚇哭 醫曝真相:不是癌症

TVBS

化粧品 PIF 第二階段上路!7 月起嬰兒用牙膏選購資訊更透明、更有依據

潮健康

膠原蛋白怎麼選?營養師解析3大選購重點,補充蛋白質多一分安心

潮健康

週末補眠小心了!「睡這時數」死亡率飆3.5倍:易中風、糖尿病

三立新聞網

戶外活動突高燒紅疹注意! 當心恙蟲叮咬引發腦膜炎

健康醫療網

指甲有黑線恐是癌?專家解答:「1種情況」才要擔心

三立新聞網

不只是辛香料!醫揭「這1料理配角」是秘密武器 打開免疫代謝新戰場

三立新聞網

孩子,網路遊戲怎麼那麼吸引你? 從了解背後的原因與需求開始

信傳媒

安寧療護病人不吃不喝可以嗎?畢柳鶯:別再「以愛之名」提供食物

優活健康網

每週2次香菇=記憶保護傘?新加坡研究這樣說!

常春月刊

想在床上更持久?泌尿科醫激推「4大助攻食物」 雞蛋、堅果上榜

常春月刊

乾眼症愈來愈嚴重?醫點名「4大環境殺手」 冷氣、戶外全中招

常春月刊

天熱猛灌冰水恐更熱,還害代謝慢!中醫師激推「4大消暑食材」 便祕族別錯過

常春月刊

89歲嬤寫信給戰死戀人、向亡夫報告女兒結婚消息…「漂流郵局」專收地址不詳信件:像「打給天堂的電話」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不是過敏!他狂打噴嚏就醫竟是特殊「鼻炎」醫示警2類人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補充肌酸有助免疫系統抗癌?專家教您怎麼吃

常春月刊

不只是小病!子宮肌瘤恐讓妳難懷孕

常春月刊

富貴包是什麼?會消失嗎?原因、症狀解說!

Hello醫師

面對校園權力不對等,怎麼知道自己被霸凌了?心理師這樣說

常春月刊

早餐怎麼吃才對? 營養師揭「三大重點」避開常見陷阱

CTWANT

43歲男以為消化不良 醫一查竟是「直腸癌第三期」!3大警訊曝光

三立新聞網

早餐吃三明治超NG?營養師點名「3常見組合」:吃錯餓更快

三立新聞網

減脂關鍵不只飲食!5種「燃脂效率最高」運動公開,冠軍讓你能躺著繼續瘦

姊妹淘

老翁成天妄想「媳婦偷我的錢」 結果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症狀

台灣好新聞

好狀態不用靠紅豆水!營養師推薦「傳太醫」:代謝穩、氣色好、上班族都說讚

姊妹淘

08月02日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施予善意的機會

Heho健康

台大醫院減肥祕笈曝!8周甩5公斤!這顏色蔬果是燃脂幫手

健康2.0

咖啡渣丟垃圾桶?丟錯最高罰6000!直接當肥料恐把花種死

健康2.0

春季必看!專家揭5大「防曬養膚祕訣」 讓你美美出門快樂回家

健康2.0

連醫師都天天吃!這種豆營養完勝黃豆:降膽固醇、防腸癌、護心血管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