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資源篇】自殺、恐慌、精神疾病發作會要人命,心理也有急救CPR

少年報導者

發布於 04月10日08:59 • (文字/邱紹雯;設計/王家琛、鄭涵文、黃禹禛;設計、工程/曾偉婷;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吳冠伶)
(插畫/王家琛)

心理健康已成為全球公衛領域的嚴重議題,挽救心理健康惡化的世代已刻不容緩。過去,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當身體出現緊急狀況,呼吸或心跳突然停止時,可以採取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稱為CPR(心肺復甦術,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縮寫);而當心理出現突發危機時,同樣也需要「心理CPR」處置。國際上早已發展出適合一般民眾學習的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簡稱MHFA)方案,台灣去年(2024)底正式引進,未來將推廣為全民的基本技能,為正處於心理危機的民眾,提供及時援助。

不只身體會出現緊急危機,需要CPR即刻救援,幫助患者在就醫前提高存活機率,心理健康也可能出現各種危機,包括自殺、恐慌發作、嚴重精神疾病發作、攻擊行為等,緊急起來同樣會要人命,同樣需要心理急救!

人人都可以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

台灣衛生福利部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華心」)去年底引進源於澳洲的MHFA方案,就是等同心理CPR。課程由澳洲精神健康研究家安東尼・喬姆(Anthony Jorm)及精神教育專家貝蒂・基奇納(Betty Kitchener)自2000年共同創立,全球推廣已有25年歷史,主要在提高一般民眾對精神健康疾病的辨識,並能正確回應。課程由非營利組織「國際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 International)」發展與推廣,至今有29個國家推行,成為自殺預防的一環,全球已有超過800萬人接受過課程訓練,並且在接受前後測對照發現,對心理健康相關知識,以及對於提供心理健康急救的信心和意願皆有中等效應的提升。台灣是第30個引進的國家。

華心MHFA專案經理、諮商心理師張瓈文表示,MHFA的基礎課程12個小時,內容針對全球最緊急關注的心理疾病介紹,包括認識憂鬱、焦慮、躁鬱、精神病、物質濫用等,同時教導相對應的心理危機處理,一旦發現周遭的親友心情有低落的徵兆,或是持續失眠、吃不下飯、 出現怪異舉止,甚至是陌生人有突發的精神異常行為等,都可以在專業的醫療資源抵達前,提早介入,及時提供援助。

此一課程強調「對於任何人,適合所有人(For Anyone. For Everyone.)」,讓一般人都能具備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完成MHFA基礎課程者稱為「心理健康急救員(Mental Health First Aider)」,將能在最關鍵時刻,支持身邊正在經歷心理健康問題的朋友、家人和同事。

傾、聽、給、鼓、勵,五大口訣記起來

「許多人對於身邊親友疑似有心理或精神困擾時,想表達關心卻怕弄巧成拙,置之不理卻又擔心發生憾事,該如何介入協助才適當,其實是需要專業知識與技巧的, 」張瓈文說。心理急救的五大口訣: 傾、聽、給、鼓、勵(ALGEE),不是一套需要按照順序進行的步驟,而是在面對有心理困擾的人時,所需要掌握的5個行動原則:

【原則1:傾】接觸對方,同時評估當事人的情況,評估是否有立即的危險性

主要評估對方當下有沒有自我傷害的危險,當你想要主動找對方談談心理狀況的時候,要評估現在是不是一個「對的時機」及「適當的地點」。

另外,在關於自殺的迷思中,很多人會害怕詢問「你是否有想結束生命的念頭?」彷彿對方原本從來沒有這個想法,一經提起,自殺意念就被植入腦海,甚至是鼓勵自殺。事實上,談論自殺並不會增加自殺風險,反而有機會讓對方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當你開始詢問,其實就有改變的可能,有助預防自殺。

【原則2:聽】不帶批判性地聆聽,細心聆聽當事人的心聲及感受,給予空間讓對方表達

不帶批判性地聆聽基本上是貫穿MHFA課程中最重要的準則,經常也最容易被忽略。與有心理困擾的人談話,多數人會想要趕快切入重點,勸他不要想那麼多,或是想要立刻給出建議,這些言下之意都是在否定他的感覺,想要趕快結束這場對話。

最重要的其實是聆聽,讓對方能敞開心胸地說,不帶評價地溝通,才能了解他真實的狀況。這樣的談話需要非常有耐心,要先理解,被對方拒絕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必須讓他知道,現在不想講也沒關係,但是有任何需要我們都會在。

【原則3:給】給予當事人支持,例如陪伴當事人做一些減壓及紓緩的活動,以及提供資訊與意見

可以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包括理解或認同對方現在處於很難受的狀況,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提供康復與好轉的信心。

也可以給予實質的幫忙,提供相關求助的資訊等。或是很簡單的幫忙,例如:對方鬱鬱寡歡都不想出門時,協助叫外送或關心三餐飲食,幫忙跑個腿等。

【原則4:鼓】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心理健康急救員並不是真正的專業醫師,儘管受過課程訓練,也不能隨意進行診斷,最終仍需要鼓勵當事人尋求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協助。

心理健康急救的專業援助也不限醫療層面,可視不同的壓力來源,提供不同管道的專業資源。

【原則5:勵】鼓勵當事人尋求其他支援,例如向朋友傾訴心事等

提供各種支持團體的聯繫方式,或是任何有助於放鬆心情、正向面對壓力的管道,例如:正念、冥想、運動等。

(設計/鄭涵文、黃禹禛)

國外已發展兒童與青少年專用課程

隨著憂鬱症及自殺的年齡層逐年下降,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惡化成為世界趨勢,MHFA從一開始針對成年人的標準課程外,在澳洲、英國、紐西蘭、香港等地也有發展12~18歲青少年的課程,內容更著墨在認識與應對青少年族群的自傷、自殘行為,不僅可以讓成年人學習如何幫助青少年,也可以由青少年自己學習來幫助同齡的同伴。

除此之外,澳洲也正在研發針對5~12歲的兒童MHFA方案。根據研究顯示,35%的心理疾病其實在14歲前就已經開始發展,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其診斷與症狀表現、尋求幫助的途徑、危險與保護因子,以及所面臨的污名化情形都與青少年有所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支持方式,以更有效地辨識、管理和預防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於心理健康急救的觀念和課程在台灣才剛起步,目前培訓完第一批15位的心理健康急救講師,預計今年(2025)5月開始逐步推廣,9月正式推出課程,初期的目標對象包含警察、消防員等較常接觸心理危機高危險群的單位,也計劃推廣到大學院校、輔導室或媒體從業人員等,或透過*員工協助方案將MHFA推廣至各大職場。

*員工協助方案: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簡稱EAPs)指企業為了處理員工的健康、心理或家庭問題,透過建置服務系統及提供專業服務,預防或解決影響個人工作表現的相關因素,如:工作適應、人際、婚姻、家庭照顧、健康、法律等。

衛福部也已將MHFA方案的推動納入行政院核定的「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114~119年)」,希望結合民間單位及跨部會、地方政府的力量全面推廣,在現有的自殺防治系統外,提升民眾的心理健康素養,建構更具支持性的環境與網路,讓需要的人都能被接住。

測測自己的心情溫度

報導仔關心你:珍惜生命,勇於求助
如果自己或發現身邊朋友出現心理狀況,需要進一步協助,請你及早向身邊的老師、家長求助,或請師長幫忙聯繫以下單位:
·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兒童青少年心理資源
· 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
· 全台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分布
· 青少年線上文字協談服務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2

每天刷牙卻還是蛀牙、牙齦發炎?醫曝「這個動作」害的 一票人超錯愕

常春月刊
03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4

愛喝2飲品小心變禿頭 專家勸每日少喝一瓶:多留一撮頭髮

CTWANT
05

長壽秘訣曝 沖繩人愛吃「1甜食」!很少健身也不跑步

三立新聞網
06

不只變胖!千人調查揭「3大NG行為」恐讓代謝變差:外食族這樣吃才營養

優活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