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到!羊肉爐、薑母鴨開吃前注意這幾點 別讓進補變負擔
今年立冬落在國曆11月7日,按照習俗大家都會在這個時間「進補」,常見補品有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麻油腰花、藥燉排骨、十全大補湯等,但大家也要注意「適量」,千萬別補過頭。
許多民眾進補會吃羊肉爐、薑母鴨等。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據曆書記載,「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冬」在古文代表「結束」、「凍」的意思。古人認為工作一整年,體力耗盡,入冬天氣寒冷,需補充營養以恢復元氣、抵禦寒冬,即俗語說的「立冬補冬,補嘴空」。
不過衛福部也提醒,缺鐵性貧血者可以用鐵質高的食材如鴨肉、牛肉、羊肉;痛風、高膽固醇血症者,避免選腰子、大腸、肝臟、豬心等普林與膽固醇高的食材、也不宜選油脂過高的三層肉,燉雞、燉肉、燉內臟的湯品,痛風患者宜忌口;血壓過高或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病友,注意鹽分、膽固醇、飽和油脂,也要注意補品中勿大量加入酒精。
衛福部指出,若民眾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或感冒等疾病,或目前在服用藥品者,應先詢問醫藥專業人員後再進補藥膳,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責任編輯/陳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