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川兩個月內縮小近半,創史上最快消退紀錄
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位於南極半島的赫克托里亞冰川(Hektoria Glacier)在短短兩個月內縮小近 50%,成為現代史上記錄到消退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顯示氣候變遷對極地冰層的影響遠超預期。
該冰川面積約與美國費城相當,屬於陸地附著型冰川。一般而言,這類冰川每年僅後退數百公尺,但研究團隊發現,2022年11月至12月間,赫克托里亞冰川竟後退約5英里(約8公里)。研究主導者、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球科學中心科學家斯坎博斯(Ted Scambos)形容這一變化「驚人且前所未見」。
研究指出,冰川崩解的主因是其下方的地質構造與外部海冰消融所致。過去該地區的「固定冰」能穩定冰川,但近年海洋升溫導致海冰減少,海浪衝擊使冰層裂解、冰舌崩塌,進而引發連鎖崩解。這一過程被稱為「冰崩」,會加速冰原融化與消退。
研究人員指出,這次冰川劇烈消融是人類首次親眼觀測到與冰河時期末期相似的劇變現象,若南極洲更大規模的冰川以相同機制崩解,全球海平面可能將有巨大變化,帶來災難性後果。
雖然赫克托里亞冰川本身規模相對較小,但或許預示著更大冰川未來的命運。英國南極調查局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拉特爾(Rob Larter)表示,這項研究提升了對冰川崩解速度的理解,也突顯人類對南極冰層演變仍知之甚少,南極冰蓋消融的速度「可能比現有模型預測得更快」。
研究已刊載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