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落實綠色照顧理念!「埔頂米香屋」廚房開張 展現創意料理、食農教育文化傳承

觀傳媒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觀傳媒

「埔頂米香屋」廚房今3日正式啟用,長者們的一碗飯距離變近了。(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廖妙茜/綜合報導】 後龍埔頂社區於今(3)日舉辦「埔頂米香屋廚房揭牌儀式暨快樂農夫產業活化活動」,正式啟用來自社區共同努力建置的共食廚房。活動現場重現了插土地公拐祈福儀式,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夥伴們一起體驗稻田插秧,認識臺灣農村社區在地文化,社區也準備了多道以黑米為主的特色米食,讓來賓體驗搓湯圓、做黑米菜包,從產地到餐桌感受埔頂在地黑米的魅力。

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陳榮俊分署長與社區一同插下土地公拐。(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一碗飯的距離變近了 「埔頂米香屋」是理事長與居民圓夢的見證過去埔頂活動中心因無廚房,煮飯須跑到旁邊上帝宮,要穿越馬路既不便又危險。為改善困境,理事長張欽說,社區自111年開始籌劃建置廚房,他為了能爭取更多資源,決心參選鎮民代表,只為替社區爭取完善的廚房空間,服務社區居民。令人動容的是,一位曾受社區綠色照顧關懷的長者,臨終前將遺產全數捐出,作為廚房建設關鍵經費,也帶動鄉親響應,共同促成「埔頂米香屋」廚房落成,成為社區綠色照顧的象徵與結晶。

插下土地公拐 讓傳統智慧向世界發芽活動現場重現了傳統在田頭祭祀土地公的儀式,並插下象徵土地公拐杖的「土地公拐」,就是為了讓土地公能夠柱著拐杖,在田間巡視、護佑農民。祈福過後,來自捷克、印度、越南的國際夥伴,以及在地的小朋友們,一同走進田間,親身體驗插秧的過程,不僅延續傳統農村智慧,也讓人們重新連結對土地的敬意與感恩,讓文化的根在土壤中深植,也向世界發芽。

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陳榮俊分署長帶領大家一同體驗埔頂黑米米食。(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95歲陳阿嬤笑迎外國朋友 埔頂的黑米飄香國際活動從稻田插秧進一步到黑米米食體驗,手搓五行湯圓、手作黑米菜包,展開一場從產地到餐桌的深度米食之旅。埔頂社區近年以黑米為特色,研發出黑米漿、黑米九層粿、黑米冰淇淋、黑米糕等料理,展現創意料理與食農教育的結合,成為社區經濟與文化傳承的新亮點。

活動現場最開心的,莫過於95歲的陳阿嬤。她滿臉笑容地說起幾個月前曾參加綠色照顧在草悟道辦的成果展,上台跳啦啦隊,那次讓她覺得「老了也能活得很精彩」。這次在家鄉埔頂看到那麼多年輕人熱情參與體驗黑米文化,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特地來到社區,她說:「以前想都沒想過,埔頂這個小地方也會有外國人來參觀。看到他們對我們的黑米、對我們的社區這麼有興趣,真的覺得很開心,也很驕傲!」

國際朋友們體驗土地公祭拜儀式。(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一座廚房凝聚多個社區,埔頂綠色照顧展現1+N擴散效益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陳榮俊分署長表示,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自111年起積極推動綠色照顧計畫,中苗超過40個社區參與,埔頂社區為其中執行成效亮眼的案例。今年度,埔頂社區更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周邊鄰近社區的長者,達成1+N的擴散效益。今天見證『埔頂米香屋』廚房落成,是埔頂社區執行綠色照顧的結晶,讓更多長者獲得關懷與支持,更朝向零飢餓目標邁進。

95歲陳阿嬤與國際朋友們開心合影。(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臺中分署農村營造科張照宏科長補充,「埔頂社區不僅在硬體設施上有所突破,更在服務深度與廣度上持續創新。透過廚房這個共食基地,連結更多社區力量,提升長者生活品質,讓綠色照顧的理念更具體落實在每一位長者的日常生活中。」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豪雨撞上採收期!梨山水蜜桃「至少減產3成」 農民嘆:10年來最慘

CTWANT
02

新竹知名烤雞「全雞落地」又撿起!店家PO「廚餘桶照」道歉:不小心打翻

三立新聞網
03

大雨下不停 中南部多縣市宣布週一部分停班課

LINE TODAY
04

雙颱共舞!白鹿最新路徑曝光 大雨下到這時

EBC 東森新聞
05

茂林降雨紫到發黑 遊客照衝山區「遇坍方」打道回府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2025父親節感恩音樂會~古詩新韻敘衷情8/8父親節登場

勁報

美關稅壓力 八縣市籲發現金、凍漲民生物價

宜蘭新聞網

「水鹿」現蹤抹茶山 疑不滿被圍觀 原地踱步

TVBS

「熊本熊」來了桃機與熊本機場交流 秀臺日友好

TVBS

普發現金成詐團誘餌! 假冒網站釣個資 存保公司急澄清

EBC 東森新聞

高雄女騎士墜溝 漂30公里尋獲

中華日報

高雄山區降雨2755毫米...逼近莫拉克 暴雨釀全台4死3失蹤74傷

聯合新聞網
影音

斗南淹8小時未退!人孔蓋狂冒水 居民怨:逢雨必淹

EBC 東森新聞影音

斗南淹8小時未退!人孔蓋狂冒水 居民怨:逢雨必淹

EBC 東森新聞

藝術家松浦浩之個展於誠品畫廊展出(圖)

中央通訊社

竹縣「幸福花藝師」成果展新瓦屋登場 青年創意化身「幸福花藝師」

勁報

3.1局失5分 鄧愷威大聯盟首先發吞敗

中華日報

澳門羽賽 謝沛珊/洪恩慈女雙封后

中華日報

桃機攜手熊本機場共推觀光 臺日交流再進化

青年日報

狂洩泥流沖斷橋 村長冒險搭怪手送處方箋取藥

EBC 東森新聞

數百年一遇豪雨侵襲 幸迅速退水

中華日報

中南部撐住!西南氣流終於要走了 明晚起雨勢緩和

新頭殼

雨彈深夜狂炸12縣市!高屏慎防大豪雨

自由電子報

六河署媒合 柳營首戶修繕開工

中華日報

地基淘空 柳營民宅岌岌可危

中華日報

重建災後家園 做工行善團不停歇

中華日報

點燃繪本故事火種 竹美館與玄大簽署合作紮根美學教育

勁報

道路坍方 南化關山交通中斷

中華日報

暴雨釀災 衛福部首度啟動「無人機送藥」!訊號中斷也能飛

太報

安定大淹水 抽水站量能不足

中華日報

北不動產公會愛流動挺弱勢生

中華日報

5天下1600毫米!阿里山土石流 搶修人員急撤

EBC 東森新聞
影音

5天下1600毫米!阿里山土石流 搶修人員急撤

EBC 東森新聞影音

災區收容所 啟動防疫照護

中華日報

善化建業路淹大水 農會總幹事騎沙灘車救援拋錨車

中華日報

板橋淡水表彰66位模範父親

中華日報

苗栗以南續防豪雨 大台北4日注意午後雷陣雨

中央通訊社

嘉療推青少年社交及治療課程

中華日報

抹茶山驚見野生「鹿老大」 遊客狂拍牠跺腳警告

CTWANT

警政署長慰勉南警救災辛勞

中華日報

外牆磁磚剝落 屋主被罰6萬

中華日報

新北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8日登場

中華日報

高屏山區防大豪雨 高屏地區及雲投嘉南山區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華藝台日文化交流 哪吒踩風火輪遠征八王子祭

中華日報

金屬中心首位女董座 劉嘉茹剛柔並濟促進多元共融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