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出現6情況快丟掉!千萬別貪小便宜繼續吃 當心在「吃毒」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許多人會在家中備些中藥材,如枸杞、紅棗等,用來煲湯燉補,或加入日常料理中增添風味與營養,畢竟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智慧,好的藥材不只能治病,更能保健養身。但中醫師提醒,中藥材若保存不當,不僅藥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變質、反傷身體,若發現藥材出現6狀況,一定要盡快丟掉!
保存中藥材 遵守三大原則
中醫師余雅雯指出,大多數中藥材在製作過程中,會經過曬乾、降低含水量,以避免發霉變質。因此在保存藥材時,一定要遵守三大原則:
- 一定要密封保存,選擇密封罐、夾鏈袋,避免潮氣進入。
- 放在遠離陽光直射的陰涼處。
- 保持通風良好的環境,相對濕度建議不超過70%,藥材含水量應維持在15%以下。
已混合好的中藥包 冷藏保存更好
余雅雯表示,若你購買的是已混合好的中藥包,如茶包、滷包、藥膳包或醫師配方等,因為內含的藥材含水量不同,容易互相吸濕、導致發霉或蟲蛀,建議冷藏保存,且儲放時間不超過一個月,盡量儘早使用,確保藥性新鮮純淨。
藥材出現發霉、變色、變味 應立刻丟棄
余雅雯強調,在台灣氣候潮濕,中藥材很容易受潮變質,使用前務必再次檢查。若出現發霉、長蟲、表面泛油或變色、味道異常、酸敗或苦味變重等情況,都該全數丟棄,千萬別抱著「還有乾淨的地方可以用」的心態,因為黴菌毒素可能早已擴散至藥材全體,食用後不僅不能進補,還可能傷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余雅雯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