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廣場上的力量 解嚴後中正紀念堂社會運動影像展 呈現臺灣社會不同世代的公民力量

大媒體

更新於 09月07日20:36 • 發布於 09月09日03:45 • 大媒體新聞網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廣場上的力量 - 解嚴後中正紀念堂社會運動影像展,將自即日起至11月5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一樓藝廊展出,透過13位影像工作者的鏡頭,以跨世代及跨時代的視角帶領民眾看見臺灣精彩多元的民主聲音。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為促進園區朝向歷史記憶保存與民主教育推廣的目標,本次影像展以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社會運動為主角,由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系沈昭良教授擔任策展人,邀請包括蔡明德、劉振祥、謝三泰、黃子明、許村旭、林俊安、許伯鑫、連慧玲、張良一、杭大鵬、陳宗怡、曾原信及趙世勳等媒體及攝影工作者參與展出。從數萬張的影像照片中,選出111張攝影作品,呈現臺灣三十多年來為民主發聲的公民力量。

▲中正紀念堂展出「廣場上的力量-解嚴後中正紀念堂社會運動影像展」。(圖/中正紀念堂 提供)

沈昭良將主堂體內往來觀眾最頻繁的一樓展場牆面轉化為「廣場」,以臺灣民主化過程最具代表性的全國學生運動野百合學運做為牆面廣場中心點,橫向左右開展。涵蓋了六四天安門事件紀念及聲援集會、反核大遊行、Taiwan stands with Ukraine 台灣聲援烏克蘭集會等社會運動。除了影像照片,在另一面牆上以年表呈現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社會運動及各國廣場上曾發生的重要事件作為對照。沈昭良提到,「廣場」上具有視覺張力的影像牆面,隱喻來自人民的意志,敦促國家社會改革的強大持續力與凝聚力。此外,策展整體畫面也細膩考量影像均衡、視覺導引、色調屬性與觀賞距離。

現場紀錄的影像紀實工作者在社運現場捕捉畫面,都有難忘的回憶。策展人沈昭良表示,這次邀請展出的媒體工作者分屬不同世代,各有著不同的機遇和歷練,反映出他們透過攝影回應時代的共同信仰和貫徹,不僅留駐激情、摒除遺忘,更讓攝影成為銘記每個抗爭世代與衝撞靈魂的無悔意志與強韌基樁。期待各界一同透過影像梳理臺灣於民主與社會運動的步履,啟動社會運動影像在民主、美學與視覺教育推動上的可能。

相關連結:彰顯臺灣多元價值 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中正紀念堂熱鬧登場 就是愛臺灣 永續光熱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甜根子草花海X純白大橋!近距離花景5大美拍角度推薦

景點家
02

「2025桃園萬聖城」即將10底登場 邀您在「魔蛛古堡」冒險、尋寶!

旅遊經
03

日本免治馬桶一試成主顧?讓人大吃一驚的日本廁所二三事

LIVE JAPAN
04

年吸623萬遊客 台灣1景區超夯

NOWNEWS今日新聞
05

2025年度「日本夜景遺產」新出爐!夜景達人再選8處景點

旅奇傳媒
06

絕美八泉峽!山西太行山秘境,纜車、遊船、峽谷一次攻略!

野旅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