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高美館水岸工程挨批罔顧生態 文化局澄清:採用自然工法

CTWANT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7小時前 • 中國時報洪靖宜、洪浩軒
高雄市美術館正實施內惟埤水岸棲地環境改善工程,水岸邊改以砌石整修,遭批沒有美感,且罔顧生態規畫。(圖/中國時報洪靖宜攝)

高雄市立美術館旁的內惟埤具有區域滯洪功能,目前正實施水岸棲地環境改善工程,但原有的灌叢與綠地緩坡被改為砌石整修,遭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痛批,不僅沒有美感,也罔顧生態規畫,當地議員也認為應更妥善規畫工程。對此,高雄市文化局回應,該工程採用生態工法,待完工後,水位恢復,盼能呈現自然水岸植物、草地為主的樣貌。

文化局正實施「內惟埤水岸棲地環境改善工程」,但原有水岸邊灌叢與綠地緩坡,被改以砌石整修。林昆海批評,高雄首善的文化展場、生態園區竟然出現如此硬邦邦的砌石整修工程,不僅沒有美感,且還罔顧生態規畫,實在令人遺憾。

張姓市民也認為,成堆的塊石與美術館周圍綠樹成林的樣貌不搭,顯得相當突兀。有鳥友說,發現內惟埤改建後,已少有過境鳥類駐足於此,實在可惜。

市議員陳美雅認為,高美館是高雄市指標性場館,生態池更是需要保留原始風貌,施作工程應將生態列優先考量,建議文化局要實施更妥善的規畫,謹慎評估並兼顧美感。

文化局解釋,受到連年風災、降雨水位消長波動,內惟埤水岸出現多處掏空,造成土壤流失、塊石崩落、生態棲地面積縮減等問題,同時也危及親近水岸的民眾安全,因此爭取中央計畫補助,實施修復及護岸措施。

文化局說,該工程是採用生態工法,不用水泥固定塊石,而是靠物理性堆疊來穩固邊坡,原則還是延用現地既有砌石護岸,再疊加砌塊石穩固岸坡、加種水生植物護坡。塊石護岸對岸坡具較高穩定性,塊石間的孔隙也有利於植物及水中生物生長。

文化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因工程需要,把水位調降,現正與廠商討論未來水位復原後的美感形式,希望完工後能呈現自然水岸植物、草地為主的樣貌,後續也會有美術館陳設的生態導覽、環境教育、美學自導系統,提供遊客及居民完善的休憩環境。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暑假少一週換10天連假! 雲林197校今天開學了

自由電子報
02

汛期奇景!水里溪、濁水溪交會 再現「一刀切」 雙色溪流

自由電子報
03

空心菜回到「3把50元」 民眾喊:終於敢買菜了

自由電子報
04

可能又有新颱風!熱帶擾動一個接一個 預測路徑曝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