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撐13位病患!急診室貼「請勿催促」公告引發熱議 現場醫護心聲:催促無助加快進度
急診現場人手不足的爭議,因一張「請勿催促」的告示在網路流傳而引爆輿論。在雙和醫院張貼公告的急診醫師回憶,當天白班交接時診間已有近10名病患,短短時間內更累積到13人。急診通常是一名醫師搭配一名護理師,但護理師若外出量測生命徵象、發藥,往往30分鐘內無法回來,醫師只能獨自撐場。院內缺乏彈性調度時,前台不斷被催促成了日常景象。
臉書專頁「急診醫師碎碎唸」發文表示,該名醫師說,當時外頭病患輪番催促,他才在診區張貼公告,沒想到迅速引起全國關注,甚至驚動衛福部長。院方隨後發出「禁止私自張貼公告」的內部訊息,被外界解讀為打壓言論;醫師則澄清,院方在此事件前就已規劃設置電子看板,並非針對急診爭議,但因公告時點敏感才引發誤解。
他強調,急診負荷遠比外界想像嚴峻。曾有護理人力崩盤時,一名護理師要同時照顧近30名病患。急診沒有固定的「護病比」,「我們就像醫院裡的海軍陸戰隊」,凡事總得有人處理,甚至主治醫師也會親自打針、換藥。他無奈地說:「薪水有因此比較多嗎?沒有。但難道要禁止病患掛號嗎?」
爭議延燒後,院方澄清未對張貼公告者追責。院長僅認為「護病比1:13」的說法容易誤導民眾,未來院內公告將改用電子白板與正式落款發布。院長並在聲明稿補述,感謝急診醫護的付出,呼籲社會共同維護真正需要急診照護的病患權益。醫師解讀這段話是希望民眾信任檢傷系統,不要不斷催促,「因為催促不會讓處置更快,只會讓醫護更想離職,將來只會等得更久」。
他回顧疫情高峰時,大批民眾湧入急診篩檢看診,醫護穿著全套隔離裝備連續工作,「內褲都濕透」仍持續收案,甚至為了不中斷流程上班前不敢喝水。最忙碌的一天,急診團隊24小時處理超過1600名患者。他直言,這一波醫療崩壞的核心在於「缺護理師」,院方徵才難以補足,人力荒更是全球現象,「找川普來也沒辦法」。
除了人力吃緊,他也形容急診日常的「催促風景」:排程已滿時,醫師會被外場不斷詢問進度,若沒有額外人力支援,就只能一人硬撐。他說,外界有人抱著看戲心態想看醫院「爆掉」,但臨床醫護只能選擇一位位把病患處理完,這是專業倫理的堅持。
針對「禁止公告」的爭議,他再三強調院方「也很無辜」,因為內部原本就有公告制度化的規劃,只是剛好遇到急診事件被放大。他張貼公告的初衷,只是希望民眾在等待時多一點耐心,不要反覆催促,否則只會拖慢照護流程,增加人力流失與現場摩擦。
最後,他呼籲大眾信任急診檢傷五級系統,依序就醫、耐心等待,醫護會確保真正需要急救的病患優先處理。他也笑稱,若覺得檢傷流程的字太小,「可以上網查,或像我一樣去買副老花眼鏡」。至於外界擔心的「醫護被噤聲」,他則說:「怎麼樣也禁不了我的嘴」,更希望透過電子公告機制,讓院內訊息一次說清楚,減少誤解,好讓急診醫護能專心救治每一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