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屈公病「無藥可治」!疑似感染屈公病怎辦? 醫教防護與處置法
近期,中國廣東佛山市一帶驚傳屈公病(Chikungunya,中國稱「基孔肯雅熱」)疫情,引發國際高度關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對中國發布二級旅遊健康警示(Alert Level 2),提醒計畫前往中國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加強防蚊措施。台灣疾管署也針對屈公病整理出QA,協助民眾快速了解此疾病。
如何預防屈公病?
屈公病是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有屈公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屈公病的症狀,除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降低屈公病毒於社區傳播的可能。
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包括:
1、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可掛蚊帳或使用補蚊燈,避免蚊蟲叮咬。
2、平時應養成清除容器內積水的習慣,澈底落實「巡、倒、清、刷」,以避免積水容器變成病媒蚊的孳生源。「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回收清除。「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刷」─刷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3、平日至市場、公園或菜果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淺色長袖衣褲,並在身體裸露處或衣物上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的防蚊藥劑。
屈公病要怎麼治療?
對於感染屈公病的病患,目前無特定之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如臥床休息、輸液供應,優先使用acetaminophen或paracetamol等藥物舒緩病人的疼痛與發燒;避免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以免引起腸胃道副作用和其他副作用如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等。
疑似感染屈公病了怎麼辦?
若出現疑似症狀時,請儘速至附近醫療院所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與暴露史,利於醫師診斷!
感染屈公病後,應注意及配合事項?
1、感染屈公病民眾,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蚊子叮咬造成更進一步傳染;住處應加裝紗窗、紗門,病人應睡在蚊帳內,如離開蚊帳或至室外時應噴灑政府主管機關核可防蚊藥劑。
2、配合防疫單位的疫情調查及進行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噴藥等防治作為。
3、在固定的醫院診所就醫,以利診治及通報,並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多休息多喝水。
罹患屈公病是否需要住院隔離?
感染屈公病是否需要住院,將由醫師專業評估,若醫師認為有住院治療需要,在病毒血症期(可傳染期)的患者,只需做好防蚊隔離,如使用蚊帳或防蚊藥劑,並不需要強制隔離。此外,經地方政府衛生局基於公衛防疫需求評估後,認為有住院防蚊隔離必要者,亦請配合衛生局之防治作為。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都是蚊子叮!「屈公病vs登革熱」怎麼分? 醫教快速辨症狀
·中國屈公病疫情擴散!會人傳人嗎? 醫揭「潛伏期、症狀與高風險族群」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