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對中國永磁體依賴 德經濟部推出路線圖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二(8月5日),由賴歇(基民盟)任部長的德國經濟部與歐洲風電產業聯合推出一份路線圖,旨在降低對來自中國的永磁體的依賴。高性能永磁體可使風力能源設備更有效、減少維護需求——尤其是海上風電領域。
經濟部稱,目前永磁體約九成來自中國。生產永磁體的稀土資源也同樣嚴重依賴於中國。
新發布的這份路線圖計劃在2030年以前,實現30%的永磁體來自替代性來源。到2035年,這一比例進一步提升至50%。此外,到2030年,至少35%的稀土來自替代性來源。
為實現來源的多樣化,經濟部提出的措施包括:提供與長期供應合同掛鉤的投資擔保,與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結成新的伙伴關系。這一路線圖是與德國及歐洲風電產業共同制定。
德國經濟部的新聞稿寫道:“德國和歐洲擁有強大的風電產業,我們希望重點加強和進一步發展該產業。這也包括,諸如永磁體這樣的核心元件始終有可靠的供應。我們希望有系統地降低對關鍵產品的依賴,比如來自單一第三國的稀土。”
新聞稿中表示,經濟部將對工業界的來源多樣化努力予以支持。措施包括“對海外投資的扶持、原材料基金的設立、能源科研以及與澳大利亞、日本等友好國家建立伙伴關系”。
經濟部的相關路線圖中寫道:“風電產業的自身利益在於,實現來源多樣化,通過建立替代性來源、回收利用以及與降低對關鍵原材料需求相關的科技進步,將依賴性降至合理程度。”
路透社報道說,相關步驟是德國政府所謂對華“去風險”戰略的一部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引發的能源危機,也顯示出在能源供應領域過於依靠單一供應方的風險。
(路透社、德國經濟部)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