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股市下跌的因應之道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07月04日01:00 • 曾淑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2025年推動對等關稅政策為市場帶來意外衝擊,並導致美股一度在4月初由牛市反轉落入熊市。

當股市下跌及關稅戰帶來不確定風險,許多投資人可能會選擇賣出持股並退場觀望,然而從歷史經驗來看,儘管熊市過程難免讓人感到不安及痛苦,但堅持長期投資,或許才是面對股市大跌的因應之道。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研究總監Paul Kaplan在《洞察全球金融危機》(Insights in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一書中所做的研究,從1870年迄今,美股總共經歷過19次堪稱崩跌的行情。若是以月收盤價計算,除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跌幅為19.6%,其餘18次跌幅都超過20%,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期更是曾經重挫79%。不過即便如此,如果投資人從1870年開始將1美元投入美股,在計入通膨因素後,這1美元到了2025年5月將會大幅增值為3萬369美元,凸顯出堅持長期投資所帶來的巨大收益(詳見圖1)。

當然,在這段資產增值的過程中,投資人必須忍受19次市場崩跌走勢,除了前文提到經濟大蕭條時期,美股曾暴跌將近8成外,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艱困時期,還包括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開始,到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這段失落的10年,美股在這段期間最多曾下跌54%,且直到2013年5月才真正收復所有的跌幅。

有趣的是,Kaplan在書中提出一項「痛苦指數」(pain index),將投資人在每次股市大跌時期的痛苦感受用量化方式來呈現,此項指數是以跌幅最深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作為衡量基準,將每次大跌時的跌幅與市場返回高點所需的時間與經濟大蕭條時期進行比較。

以1962年因古巴飛彈危機造成的美股熊市為例,考慮到當時美股最大跌幅為22.8%,且只花不到1年就返回原先的高點,相較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美股耗時4年半才收復所有跌幅,換算下來,在古巴飛彈危機時期經量化後的痛苦指數只有3.6%的水準(經濟大蕭條時期為100%)。

相形之下,2020年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大跌行情,因跌幅最小且時間最短,痛苦指數其實只有0.9%。

不論投資人的實際感受如何,如前文所述,如果投資人堅持長期投資,不賣出持股,在1870年投資在美股的100美元,到了2025年5月將會暴增至超過300萬美元,即使投資人是在網路泡沫泡滅前的2000年初期才將100美元投入美股,現在的價值也已經成長超過3倍的水準。

建立多元化投資組合

安度市場動盪時期

因此,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股市崩跌發生的當下,往往都十分嚇人。但重要的是,即便投資人真的遭遇到另外一次大蕭條,股市最終仍會恢復元氣並再創新高,然而也正因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才需要依照自己的財務目標與風險承受度,建立一組涵蓋不同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投資組合,以便幫助自己度過這段股市的動盪時期,並最終獲得長期投資的回報。根據晨星最新發表的2025年版投資組合分散報告,在1976年至2024年這段期間,投資人若是採取60%美國股票加上40%債券這種最標準的投資組合,其10年期風險調整後報酬有80%的時間都可以擊敗100%投資在美股的績效,顯示在長期投資時,分散持有不同資產類別,往往會比單純投資股票產生更佳的收益。

特別是隨著美股在2025年4月一度從歷史高點下跌超過20%,多元化的投資組合顯然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好處。例如,受惠於各國央行為了分散外匯儲備而買入更多的黃金,加上市場資金避險需求的升高,支撐黃金在今年以來到6月初為止的表現,累計漲幅將近來到30%。另外,美元的貶值及相對便宜的市場估值,則是推升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在同期間上漲了12%。至於,在傳統上被視為分散股市風險的債券資產方面,雖然隨著美元大幅貶值及美國政府財政赤字持續飆高,最近市場已開始在質疑美國政府公債是否還能夠稱之為安全性高的資產。

但從債券市場的整體表現來看,投資等級債券仍能很好地發揮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功能,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在投資人持有債券的到期日風險,如果投資人買入的是30年期美國政府公債,勢必就需要面對更高的價格波動風險,相較之下,中期債券與短期債券或許才是現階段更好的選擇。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黃金一向被視為抗通膨資產,且今年以來的漲幅也相當亮眼,但從歷史數據來看,黃金在對抗通膨的成績上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理想,一籃子商品(彭博商品價格指數)的表現反而更為穩定。根據晨星統計1970年代以來共5次通膨壓力明顯上揚的時期,其中在1987年至1990年,以及2021年至2023年這2段期間,黃金價格的累計漲幅還落後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上揚幅度,至於彭博商品價格指數的表現則是都能夠幫助投資人,擊敗通膨壓力。

之所以會有此種現象,是因為除了通膨以外,黃金價格其實還反映了其他各種特別的因素,像是地緣政治風險、市場對利率走勢的預期、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政策,以及黃金開採量與回收量的變動所導致的供應面變化。

不過,若是站在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角度,不論是黃金或一籃子商品,由於都隱含相當大的波動幅度與下跌風險。因此,在長期投資時,這兩者都不是十分吸引人的資產類別,將其配置比率限制在投資組合的一小部分,或許才是較適合的做法。

小檔案_曾淑雲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EMBA碩士、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北大學前身)經濟系學士
經歷:證券、銀行與投顧等金融相關產業
現職:晨星台灣區負責人

延伸閱讀
股市下跌時,究竟該恐懼還是該貪婪?發生熊市機會高嗎?從歷史數據找答案

股價下跌很慌張?2種方式帶你勇敢買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