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韓國研究眼周老化:上眼瞼下垂盛行率隨年齡激增 醫師:眼周手術應審慎規劃

潮健康

更新於 10月14日14:11 • 發布於 10月14日14:10

韓研數據揭露:上眼瞼下垂與年齡高度相關

韓國學者近期於《BMC Ophthalmology》期刊發表大型流行病學研究,針對成人族群調查上眼瞼下垂的年齡相關盛行率,結果顯示隨年齡增加,患者比例顯著攀升,尤其在中高齡族群中相當普遍。

這份研究再次提醒大眾:眼周老化不僅僅是外觀問題,更包含功能性退化。上眼瞼鬆弛會造成眼皮下垂、視野受限,而下眼袋浮腫、脂肪移位則常帶來「疲態感」與「老態化」印象。兩者交疊,使得眼周成為最容易顯齡的部位。

亞洲眼周老化焦慮升溫

在韓國、日本等醫美盛行的地區,眼周手術需求持續增加。韓國媒體就曾報導,許多中年患者因「雙眼看起來沒精神」而選擇眼周手術,不論是上眼瞼矯正、眼袋切除,或搭配填補、拉提,都希望重現「明亮有神」的印象。

台灣民眾也有相似焦慮。在醫美論壇、Dcard、Threads上,常見網友分享:「熬夜後眼袋腫到遮不住」、「黑眼圈和眼袋一起,真的比實際年齡老五歲」、「拍照修圖最花時間的就是眼下陰影」。顯示眼周老化已成跨國共通的審美課題。

眼袋手術非單一手法,需全方位評估

針對這股趨勢,醫師表示:眼袋手術確實是常見眼周調整方式,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相同術式,必須依照個人條件量身設計。

他歸納眼袋手術設計的幾個重點:

1. 辨別脂肪與皮膚鬆弛主因:若以脂肪膨出為主,可透過「眼袋脂肪移除或轉位」改善;若伴隨明顯皮膚鬆弛,則需結合皮膚切除與拉提。
2. 避免過度切除:若一次性切除過多脂肪或皮膚,容易導致眼下凹陷或眼瞼外翻。
3. 兼顧美觀與功能:除了減少浮腫外,更需考量眼瞼支撐與閉合功能,避免手術後乾眼或無法完全閉眼。
4. 術後照護與追蹤:冰敷、避免揉眼、睡眠與休息品質,都影響恢復成效。早期若有異常腫脹或拉扯感,應立即返診追蹤。

數據背後的警訊

法喬醫美診所邱醫師指出,韓國研究凸顯了「眼周老化」是一個隨年齡必然進行的過程。當上眼瞼鬆弛、下眼袋浮腫、淚溝陰影同時出現時,往往會讓人顯得比實際年齡更加疲憊。

不過,他強調:「眼袋手術不是單純消除,而是重建眼周結構的平衡。」在正確規劃下,部分接受手術者認為可減少疲憊感,但效果因人而異;但若缺乏專業評估或過度追求立竿見影效果,可能帶來術後不對稱或併發症風險。

眼周老化需理性面對

韓國研究提醒我們,眼周老化與年齡息息相關,是跨國都必須重視的議題。若民眾對眼袋或眼周老化有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透過完整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療程。

在高雄,邱浚彥醫師憑藉眼周與五官整體規劃經驗,強調「醫學安全」與「自然協調」的重要,他也呼籲:唯有理性規劃與專業操作,才能讓眼袋手術真正成為改善老化的關鍵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為醫療保健知識整理,非作為個別診斷或療程建議。療程效果視個人膚質、年齡與術後照護而異,建議由合格專業醫師面對面評估後決定適合療程。所提及之醫療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療效保證或保證結果之承諾。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