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喵星人遠征捷克 大貓小貓雙萌組合療癒歐洲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於9月11日起,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推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展覽進入開幕倒數一週。4日故宮搶先公開展覽亮點,由故宮院長蕭宗煌與總策展人余佩瑾副院長,共同推薦「大貓小貓」雙萌組合,從「大貓」獅子圖到「喵星人」墨玉貓,這組充滿趣味的故宮動物主題文物將前進捷克,用萌寵魅力圈粉歐洲觀眾。
本次捷克展人氣「萌」主,故宮院長蕭宗煌特別推薦〈清人狻猊圖〉。所謂「狻猊」,其實是古代對獅子的稱呼,詞源來自印度語系或梵語,經由西域傳入中國。由於古人罕見真實獅子,畫家多以想像揮灑筆墨。畫中描繪雄獅伏於水岸巨木下,頭頂鬃毛,瞠目咧嘴,既有王者氣勢,卻又帶點古怪幽默。有趣的是,東方視獅子為四海昇平、威德遠播的吉祥瑞獸,捷克則以雙尾獅作為國徽象徵,代表堅毅與勇氣。藉由這幅院藏〈清人狻猊圖〉,讓東西方獅王在布拉格相遇,為臺捷文化交流增添豐富趣味。
故宮捷克展總策展人、余佩瑾副院長則推薦喵星人代表〈墨玉貓〉,更形容為「故宮加菲貓」。這件玉雕小貓原藏於乾隆皇帝〈外出楠木摺疊百什件桌〉中,便於皇帝隨行賞玩。作品體態渾圓,單手可握,黝黑皮色其實為人工染色,貓咪臀部隱約可見原始的青白玉質。從眼睛、鼻子、臉頰、臀部到肉球,全身圓滾滾的模樣,童趣十足,彷彿正靜靜蜷伏等待著主人。
余副院長同時分享策展幕後小故事,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經常可見貓的身影,作家卡夫卡也曾在其作品中探討過貓。當捷克策展團隊來臺交流時,還特地尋訪體驗臺灣的貓咪咖啡廳,可見喵星人魅力無遠弗屆,而這件古代玉貓也巧妙連結臺捷兩地共同的生活趣味,為這次國際展覽合作增添一抹療癒的人情味。
故宮將於9月11日至12月31日,於捷克國家博物館推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並響應外交部與文化部推動「2025歐洲臺灣文化年」,向歐洲觀眾展現臺灣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蘊。展覽精心策劃十個單元主題,交織故宮文物的精彩故事。從經典的「家喻戶曉的翠玉白菜」、展現宮廷匠心的「皇室的微型收藏」,到精湛工藝的「透光古鏡」;從充滿文人雅趣的「赤壁懷古」與「文人的日常生活」,再到描繪市井風貌的「清明盛世下的庶民」;還有富含童趣的「宮廷藝術中的貓」、充滿奇幻色彩想像的「異獸獻祥瑞」與「東方的神鬼傳奇」,以及寓意深遠的「鯉魚躍龍門」,引領歐洲觀眾走入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