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阻貶!外匯局長解析新台幣走勢,終究要看「它」的臉色
新台幣匯率近期一路趨貶,迫使中央銀行出手拋匯,連帶影響10月外匯存底下滑,但也呼應央行先前不斷重申雙向調節的論調,並非外界指稱的「阻升不阻貶」。
央行今(5)日公布10月底外匯存底為6001.97億美元,比起上月減少27.46億美元。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這段期間除了人民幣外的主要貨幣都對美元貶值,尤其10月上旬中國祭出稀土管制措施,隨後又有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加徵關稅的利空消息,當時股市聞訊重挫,國內匯市供需不平衡,央行為了維持秩序,因此進場拋匯阻貶,這也表明央行的干預並非單向阻升。
媒體詢問,以往國內股匯市場亦步亦趨,但近期台股波動劇烈、大漲大跌,為何新台幣匯率卻似乎出現脫鉤的情況?
蔡烱民回應,匯率變動除了受到外資主導,廠商調節力道以及國際美元的走勢也會有所影響,最近美國經濟基本面穩健,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更在10月底的決策會議上顯露鷹派姿態,淡化市場對於12月降息預期,這些因素都讓美元表現相對強勢。
根據央行資料顯示,截至10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1兆153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92%,兩項數字同步刷新歷史高點紀錄,也讓外界好奇,是否會有衝擊匯市穩定之虞。
蔡烱民說明,台股市值持續創高推升了相關數據,只要經濟、股市體質穩健,自然容易吸引外資青睞,「金融市場本來就是資金進進出出,目前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受制美方「匯率操縱國」壓力,新台幣匯率恐將大幅波動?央行發聲了
‧ AI熱潮與網路泡沫有何不同?法人欽點「下一個10年投資主軸」,建議聚焦3大方向(推薦閱讀)你準備的退休金夠嗎?調查揭露8成民眾退休儲蓄短缺至少10年,台灣卻領先全球
‧ 中國經濟會被貿易戰打趴嗎?專家點出這些關鍵因素,全球資金「錢」進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