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業當道,人文科系價值在哪?施振榮舉「灣聲國際」為例:不向政府拿一毛錢,獲利一半分給音樂家!
劉煥彥
圖片 唐紹航 攝影 提供
宏碁(2353)創辦人施振榮認為,台灣雖然是科技業當道,人文科系或文化藝術依然有其價值,「高科技就需要高感性」,但最好能與商業結合,才能作價值交換。 施振榮以他參與的藝術經紀公司「灣聲國際」及其下的灣聲樂團為例指出,他們沒有向政府拿一毛錢,不僅可以獲利,利潤一半還可以分給樂團團員,這就是文化藝術與商業結合的絕佳範例。
施振榮:所有無形文化藝術的創作,都要連結商業,才能做價值交換
現年80歲的施振榮,周四(2日)由他創立的智榮基金會攜手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行「世界地圖上的未來台灣」系列活動的第一場「時代人物與世代挑戰」,由他與和碩集團創辦人童子賢對談。
施振榮在QA時段回應聽眾,對於在科技業當道下,人文科系如何在台灣創造價值的提問時表示,「AI未來的應用,應該非理工的人要創造新的價值,我們並不太懂,我們會鼓勵,但是這不是我們擅長的,因為我們專業不在那邊。」
他以韓國流行文化為例指出,「韓國就是韓流,也是文化為主,就已經弄出來了,所以這主要是舞台。提出案子如果可行的話,最重要是能夠維持下去。」
2011年,施振榮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第六屆董事支持下,獲選為國藝會第六屆董事長,打破以往由藝文界人士擔任的慣例,成為國藝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企業界背景的董事長。
2014年,他續任第七屆董事長,也成為國藝會首位連任的董事長。
回顧這段過往,施振榮表示,他到任國藝會第一天,藝文界就表達不歡迎商業界的人士來。「我跟他們說,所有無形文化藝術的創作,要有商(商業),商是價值交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要建構(與商業的連結)。」
「現在我在灣聲(灣聲國際),現在李哲藝老師(灣聲國際董事長、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是有商業腦筋的藝術人。他沒有跟政府拿一毛錢,我們成立一個灣聲國際的社會企業,賺的錢50%是音樂家分的。」
「所以要建構一個新的機制,讓藝文界能夠有效的發展。」
施振榮認為,台灣社會不是只有理工科技或理工人才,「高科技要有高感性,要高感性的東西,未來人才能活得更幸福。如果在座有非理工的人才,你們要思考怎麼對社會做出貢獻。」
「希望從商業思維,為藝文界建立生生不息的生態」
施振榮在灣聲國際官網上,特別說明了他之所以擔任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的緣由。
「在我60歲由宏碁集團退休後,為舒解壓力,開始多接觸藝文活動,也因此加入國藝之友。也因為這樣的機緣,之後還擔任了六年的國藝會董事長,因而對藝文生態較為了解,也在任內推動『藝企合作』,希望從商業思維為藝文界建立生生不息的生態。」
「之後由國藝會董事長退下來後,我對於國內藝文生態的發展仍感到有責任,正好有機會接觸到灣聲樂團,李哲藝老師當初成立灣聲樂團是為了要演奏台灣作曲家原創及台灣意象的作品,將台灣的音樂元素以古典音樂來表達,讓台灣的音樂在國際上更為普及。」
「我身為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後援會的英文是Fans Club,粉絲團之意,我也希望能號召更多粉絲一起加入為『灣聲之友』,形成一股力量,一起來多多支持灣聲,也多多關注灣聲動態,相信台灣的聲音一定能在國際上被更多人聽見!」
灣聲是由民間力量,支持樂團轉型職業化的首家藝術經紀公司
根據灣聲國際官網,公司成立於2022年6月,是由灣聲樂團後援會長施振榮、樂團發起人雷輝(榮耀基金會董事長、綠光劇團製作人)、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宏碁集團共同創辦人黃少華等18位不同領域企業界人士,跨界支持發起成立。
灣聲公司的宗旨,是積極推動台灣經典音樂普及化及國際化,以社會企業的思維投入經營,改變藝文生態。
官網也提到,灣聲公司是台灣史上第一家,由民間力量支持樂團轉型職業化的藝術經紀公司。「為提供音樂家更好、更優質演出及創作的就業環境,專業管理可以讓樂團更系統化並優化,讓每一位音樂家以及演出團隊可以專心致力於演出,讓藝術養活自己不再是口號,開創新藝文商業模式。」
「期盼音樂家在展現藝術天賦的同時,也可以獲得合理對等的有形和無形價值。」
「若藝文未跟市場做價值交換,藝術對社會及人類的貢獻就有限」
施振榮於2020年接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刊物《傳藝》第131期訪問時,同樣說明了他對於藝文及商業價值之間的觀念。
「做藝術的人要先有一個價值觀或是信念,藝術是眾樂樂不是獨樂樂。藝術家們都在追求創意,但如果『從價不做商』,沒有跟市場做價值交換,藝術本身對社會及人類的貢獻就有限。」
「藝術要生活化,這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文化使一個城市偉大。所以藝文界的人第一個要從商,做價值交換。第二個要能夠講大家都聽得懂的話,那就是行銷。」
根據施振榮的看法,行銷就是溝通,就是講多數人可以認同接受或重視的話,例如許文龍成立奇美博物館,就是要讓大家看得懂藝術。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童子賢談花蓮救災:只談捐款就歪樓了,應釐清河水為何湧進馬太鞍溪堤防,別忘2001年大興村滅村
更多今周刊文章
58歲機師年收400萬,退休差點破產?學霸兒女一路私校、每月5萬學費掏空存款:賺再多都可能被三座大山壓垮
金援兒子留學讓退休金爆表「沒想到這件事也發生在我身上」…她49歲提早退休:讓退休族多花錢的6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