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 出價 345 億美元想大膽「吞」下 Chrome,瀏覽器為何成 AI 必爭之地?
7 月才剛推出自家 AI 瀏覽器的 AI 新創 Perplexity,週二向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提出一項金額高達 345 億美元的全現金收購案,目標是買下 Google 旗下的 Chrome 瀏覽器。這項出價幾乎是 Perplexity 估值(140 至 180 億美元)的兩倍。
《華爾街日報》報導,Perplexity 在給 Alphabet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的一封信中表示,其收購 Chrome 的提議「目的在將 Chrome 交給有能力、獨立的營運商,以符合最高公眾利益的反壟斷救濟措施。」《Reuters》指出,Perplexity 同時承諾繼續維護 Chromium 開源專案,並保留 Google 作為預設搜尋引擎、計劃在兩年內投入 30 億美元。
Google 面臨反壟斷壓力,但不太可能賣 Chrome
Google 正面臨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訴訟,美國地方法院法官 Amit Mehta 去年裁定 Google 違法壟斷搜尋市場,本月將針對該案的補救措施做出裁決,也就是強制剝離 Chrome。不過 Google 已表態將上訴,並反對出售,認為此舉將損害業務、削弱技術投資意願並帶來安全風險。
根據《Reuters》,有分析師認為 Google 不太可能出售 Chrome,而且可能會進行一場長期的法律鬥爭來阻止這一結果, 因為 Chrome 對於 Google 推動 AI 功能如搜尋摘要(AI Overviews)極其重要,能捍衛在搜尋市場的市佔率。賓州大學凱里法學院教授 Herbert Hovenkamp 更預估,整個法律程序可能會持續幾年。
競爭對手出價更高,為何瀏覽器成 AI 爭奪核心?
外界對 Chrome 的估值落差很大,從 200 億至 500 億美元都有。其中 DuckDuckGo 執行長 Gabriel Weinberg 曾表示,若 Chrome 被迫出售, 其價值至少應達 500 億美元,遠高於 Perplexity 的 345 億美元出價。
由於 Google 正面臨反壟斷訴訟,除了 Perplexity,OpenAI、Yahoo 與私募巨頭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也傳出有興趣收購。
瀏覽器之所以成為 AI 大戰的新焦點,原因在於它是搜尋流量與用戶資料的關鍵入口。隨著 ChatGPT、Perplexity 等生成式 AI 工具崛起,瀏覽器的重要性再度提升,成為各大科技公司搶占 AI 搜尋市場的戰略資產。目前蘋果、OpenAI、The Browser Company 與 Brave 等公司,也都在積極發展 AI 瀏覽器功能。
Perplexity 剛在今年推出首款 AI 瀏覽器 Comet,主打內建 AI 代理 Comet Assistant,可協助用戶整理郵件、管理行程、瀏覽與摘要網頁內容。其創辦人 Aravind Srinivas 曾表示,成為使用者的預設瀏覽器是爭奪長期留存與使用量的關鍵。
若能收購 Chrome,Perplexity 將直接取得逾 30 億用戶規模,與其他正在開發 AI 瀏覽器的 OpenAI 等競爭對手抗衡。不過,這樁交易要成真,不僅要跨越法律與監管的高牆,還得說服 Google 放手,挑戰可說極為艱鉅。
*立即報名 8/15 【AI Agent 知識工作革命論壇】,解析企業如何在各工作場景導入 AI Agent 完成任務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Reuters》、《TechOrange》,首圖來源:Unsplash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