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2025投資心法,攻守雙管齊下

moneybar

更新於 2024年12月19日07:25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5日07:30 • 林奇芬

文/林奇芬

回顧2024年初,市場擔心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然而2024年美國經濟穩健,股市創新高。進入2025年市場又會呈現何種風貌?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呢?由於川普上任,全球擔心關稅與通膨議題,但在監管解禁與降稅下,似乎又有機會。只是市場波動加大,避險策略不可少。

2024年哪些ETF表現最優?

檢視過去一年ETF表現,主要仍由科技股帶動。在美股中以科技七雄領軍,AI相關ETF表現最佳。但近3個月由於川普勝選機率升高,使得受惠題材出現一些變化,包括與川普關係密切的馬斯克概念股,如特斯拉、衛星科技等。另外,則是加密貨幣題材。所以00910、00909等近一季表現突出,同時拉高全年報酬率。

在台股方面,今年台積電是第一男主角,股價漲幅超過7成,台積電佔比最高的市值型ETF,績效遙遙領先,如0052、0050、006208等,而高股息ETF今年表現則落後許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股ETF近3個月表現較為停滯,顯示台股開始受到關稅戰風險,這部分還需要觀察川普政策而定。

2024績效最佳ETF

近3個月報酬率% 近6個月報酬率% 今年以來報酬率% 近1年報酬率% 境外 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 28.4 55.6 67.4 78.1 國泰數位支付服務(00909) 41.1 32.7 63.2 92.1 富邦未來車(00895) 20.6 18.4 59.1 66.0 統一FANG+(00757) 21.4 22.5 52.1 60.8 國泰北美科技(00770) 17.2 17.9 44.2 50.8 境內 富邦科技(0052) 14.8 18.1 55.2 63.4 富邦台50(006208) 13.9 17.6 49.1 53.6 元大台灣50(0050) 14.1 17.7 48.4 53.1 國泰台灣5G+(00881) 12.1 14.6 45.7 53.1 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 13.4 16.1 43.1 49.3

資料來源:MoneyDJ,統計至2024/12/4

近期資金流向,看投資風向

展望2025年投資風向會在哪裡呢?以近期全球資金流向可知,資金仍持續流入美國,尤其在近一個月,除了美國之外,所有地區資金都呈現淨流出。其中亞洲、中國原先呈現資金淨流入,但近一個月則反轉為淨流出。

股票ETF資金流向統計(單位:百萬美元)

近1個月 近3個月 今年以來 美國 157,267 277,859 685,415 歐洲 -3,940 -1,285 12,368 日本 -1,478 -2,678 8,339 亞洲 -7,365 39,478 168,221 中國 -8,176 34,565 126,025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富蘭克林投顧,統計至2024/12/2

川普當家,美股優先

目前美國經濟仍相當穩健,GDP年增率第三季維持在2.7%,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11月仍有55.3,失業率4.1%在相對低水準。再加上川普希望推動企業減稅,以及對金融機構監管放寬、對石化業開採放寬等,美國股市仍可偏多看待。

至於美股投資方向,有人看好中小型股落後補漲,或金融業解禁利多,然而目前全球經濟發展焦點仍然在科技創新,投資方向仍以掌握技術優勢的科技股為主。

另外,在川普勝選後,已經放話要用關稅手段來進行貿易談判,以出口美國為主的亞洲國家勢必受到衝擊,包括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東協等。在近二年AI熱潮中,台股是主要受惠國,未來台灣電子零組件出口,是否會受到關稅戰衝擊,仍要觀察美國政策而定。不過,台股領頭羊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具有獨占地位,長線仍最具抗震能力,台股市值型ETF仍有長線優勢,但不排除受政策議題干擾的震盪風險。

避險策略三方向,債券、黃金、反向ETF

在川普2.0時代,雖然景氣未見惡化,但政策面衝擊不可小覷,預估市場將隨川普搖擺,承受較大波動風險,因此避險策略不可少。建議可以將三成、四成以上資金,布局於避險標的。

今年投資人開始把資金轉入債券ETF,主要期待降息利多,其中大多數人選擇20年期美國公債,想要賺取債券價差。不過事與願違,今年利率上下波動大,目前市場更擔心川普上台後,通膨壓力升高,讓降息空間縮小,長天期公債表現將不如預期。

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債券表現都不好。以今年債券ETF表現為例,即使債券殖利率有波動,但是非投資等級債、金融債、投資等級債都交出還不錯的成績單,此外,短天期公債表現也優於長天期公債。展望未來一年,若要降低股市波動風險,可以考慮適度配置債券ETF,達到分散風險、賺取固定收益的功能。選擇方向,以存續期較短的債券為優先,盡量降低價格波動風險。

另外,當市場風險升高時,常見的避險工具就是黃金、美元。過去一年黃金逆勢上漲,主要是地緣政治風險居高不下,以及預期美元降息。金價在10月底創下歷史新高每盎司2790美元之後,11月呈現修正走勢,但多頭格局未變。

原先市場預期通膨降低、美元降息,美元指數6月以來呈現下跌走勢。然而9月聯準會降息後,美元指數卻開始反彈,此是反應川普通膨隱憂。美元指數一般可做為避險工具,短線先中性看待,若未來股市出現風險時再布局。

債券、黃金、美元

近3個月報酬率% 近6個月報酬率% 今年以來報酬率% 近1年報酬率% 債券 富邦全球非投等債(00741B) 3.8 6.0 13.6 14.0 群益投資級金融債(00724B) 0.5 4.7 9.9 14.3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 1.7 5.9 8.1 12.4 元大美債1-3年(00719B) 1.3 2.9 9.2 8.0 元大美債20年(00679B) -3.5 3.7 0.5 6.4 黃金 元大S&P黃金(00635U) 4.6 9.0 21.2 19.3 貨幣 元大美元指數(00682U) 4.9 2.7 6.3 4.3

資料來源:MoneyDJ,統計至2024/12/4

除了以上工具之外,還有反向ETF可運用。所謂反向ETF就是利用期貨放空,可做為正向ETF的避險工具。舉例來說,投資人若想長期買進元大台灣50(0050),但當台股出現重挫走勢時,投資人不需要賣出0050,可以運用元大台灣50反一(00632R),來對沖價格下跌風險。等到股市跌勢停止時,反向ETF再出場。

目前台股ETF反一有四檔,若投資美股也有元大S&P500反一、富邦那斯達克反一、國泰道瓊反一可選擇。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反向ETF不適合長期投資,要等風險事件發生時再買進即可,主要採取短期操作。

由於股市長期上漲,反向ETF長期淨值持續下滑,而根據台灣目前法規,當期貨ETF淨值跌破發行價9成時要下市,而目前台股四檔反向ETF下市風險越來越高。為了避免下市風險,元大台灣50反一(00632R),率先採取「反分割政策」,並由受益人大會通過,將七股合併為一股,以提高淨值。因此00632R在12/3最後交易日後,自12/4-12/10將暫停交易,等恢復交易後,淨值可回到20元以上,避免了下市風險。預期未來幾檔台股反向ETF,可能也會採取同樣策略避免下市。

反向ETF

發行價 收盤價(12/3) 近1個月報酬率% 今年以來報酬率% 富邦Nasdaq反1(00671R) 20 3.48 -6.2 -20.0 元大S&P500反1(00648R) 20 5.05 -4.9 -17.9 國泰美國道瓊反1(00669R) 20 6.35 -5.6 -11.8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 20 3.28 -1.2 -26.8 國泰台灣加權反1(00632R) 20 3.70 -1.6 -27.0 富邦台灣加權反1(00676R) 10 2.06 -1.9 -26.1 群益台灣加權反1(00686R) 10 2.24 -1.7 -25.5

資料來源:MoneyDJ,統計至2024/12/3

2025年是充滿變數的一年,投資仍以未來具有成長性的方向布局,但面對市場可能出現的震盪風險,股票之外可以配置一些債券以穩定收息,此外,保留部分現金,當風險事件出現時,適時搭配避險工具如黃金、美元、反向ETF等,如此才能攻守兼備。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林奇芬治富俱樂部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看更多相關新聞

【ETF教學07】認識ETF流動量,這個重要嗎?

【ETF教學04】認識槓桿型/反向型ETF

【ETF教學03】認識期貨型ETF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沒去夜市來這裡!黃仁勳台南「美食地圖」曝光 與魏哲家大啖溫體牛肉爐

三立新聞網
04

只吃牛肉爐還不夠!黃仁勳衝「莉莉水果店」買冰 店員驚喜尖叫

CTWANT
05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6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