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飯、排骨湯重新上桌:活豬拍賣屠宰解禁,8日市場供應溫體豬
因應日前台中梧棲養豬場確診首例,中央自上月22日啟動全台活豬禁運、禁宰的緊急管制措施,歷經十五天嚴密防疫,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下稱應變中心)今(5)日宣布解禁時程。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由於全國豬場查訪並無其他確診案例出現,活豬禁運將於明(6)日中午 12 時起解除;而攸關市場供需的豬隻拍賣、屠宰及屠體運輸,也將自 7 日(週五)零時起正式恢復。
明天午後可以運活豬,7日起可以宰豬拍賣
行政院長卓榮泰稍晚也在社群平台證實此消息,並強調考量到拍賣、運輸與屠宰作業需要時間準備,預計民眾最快在 8 日(週六)就能在市場上買到久違的國產溫體豬肉。這項決定標誌著國內在首次非洲豬瘟案例爆發後,迅速有效地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防疫清零目標,讓國人飲食生活回歸常軌。
回顧事件,台中梧棲案例場斃死豬於 10 月 21 日驗出陽性,並於 25 日確診。為防堵病毒擴散,農業部立即啟動了為期 15 天的最高規格禁運禁宰令。陳駿季部長表示,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下,針對案例場進行撲殺及後續清消,並對全國豬場展開密集查訪,確認疫情僅限於單一案例場,使得禁令得以如期解除。
邊境檢疫與市場消毒升級,持續監控
儘管禁令解除,應變中心強調未來數月的防疫工作將更加謹慎。陳駿季指出,雖然國產生鮮豬肉得以重新上架,但禁宰期間停工的批發市場、屠宰場等場所,都必須徹底完成重新消毒與衛生查核。
防檢署動物防疫組長林念農表示,各部門將針對屠宰場、批發市場及肉攤啟動強力消毒與衛生查察,務求符合最高標準的食品安全規範。此外,為確保沒有潛在的疑似病例,所有豬隻進入批發市場,在運輸或屠宰前,若有任何異樣或死亡情況,都將一律送檢。相關的監測與採檢工作將持續進行,以確保台灣豬隻產業鏈的健康與安全。
陳駿季強調,目前雖然達成清零目標,但為了確保長期穩定,相關監測不會貿然停止,因此現階段不會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提出非疫國申請。此舉是基於最謹慎的態度,防止未來若有零星案例再度影響產業信譽。
廚餘禁令持續實施,研擬轉飼料補貼與政策輔導不變
在解除活豬禁運禁宰的同時,應變中心堅決維持禁止廚餘養豬的規定。陳駿季指出,由於廚餘未落實蒸煮是本次疫情發生的最可能原因,因此在沒有確保蒸餘蒸煮設備是否合格、動態監控是否能掌握,以及未落實蒸煮的法令規範之前,將不會開放廚餘餵豬。
這項政策將影響過去仰賴廚餘餵養的養豬戶。環境部環管署副署長劉瑞祥表示,11 月 7 日後,環保單位會持續協助學校團膳、機關廚餘等清運工作,相關經費由中央補助。
政府也將同步研擬廚餘轉飼料的補貼方案,持續輔導廚餘養豬戶轉型,確保防疫政策與產業生計兩者兼顧。這項決定反映了政府在提升防疫層級上的決心,避免因廚餘處理不當而引發的結構性風險,力求從源頭鞏固台灣豬隻產業的非疫區地位。國人期待的滷肉飯、排骨湯重回餐桌,正是這段時間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共同守住防線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