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勝利「不一定就是贏家」 專家嘆:美國消費者才是最大輸家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今年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雖然有些國家「看起來」先取得了勝利,從長遠看來不一定就是贏家,紐約法學院國際法中心聯合主任阿普頓(Barry Appleton)更直言,「在許多層面來說,每個人都是失敗者。」
根據外媒《1News》報導,川普關稅戰開打後,一些國家屈服於川普的要求,支付4個月前看來難以想像的高關稅,以換取繼續向美國市場銷售產品的特權,諸如英國同意美國徵稅10%、歐盟及日韓接受15%關稅,而這些國家現在的稅率遠高於去年支付的個位數低稅率。
然而,那些不願屈服的國家,或者以其他方式激怒川普的國家,都受到了更嚴重的打擊,就連一些較貧窮的國家也未能倖免,像是寮國遭美徵收40%關稅,阿爾及利亞則被規定30%關稅。相關資料顯示,寮國人均年經濟產出為2100美元,阿爾及利亞為5600美元,而美國則為7萬5000美元。
報導指出,川普決定對美國長期盟友加拿大徵收35%的關稅,部分原因是加拿大承認巴勒斯坦國,而川普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堅定支持者。瑞士被徵收了39%的進口稅,甚至高於川普4月2日最初宣布的31%。
專家表示,川普將他的「對等關稅」描述為對外國徵收的稅,實際上這些費用是由美國的進口公司支付的,而這些公司試圖透過提高價格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經濟學家估計,海外出口商僅承擔了關稅上漲成本的5分之1,而美國人和美國企業卻負擔大部分成本。
「這其實是一種消費稅,所以它對低收入者的影響尤其嚴重。」紐約法學院國際法中心聯合主任阿普頓認為,包括運動鞋、背包、家用電器等等的價格均會漲,就連電視、電子產品、電子遊戲設備、遊戲機價格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這些都不是美國製造的。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The Budget Lab at Yale)的數據顯示,川普的貿易戰已將美國平均關稅從2025年初的2.5%推高至目前的18.3%,創下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該實驗室估計,這將為普通家庭帶來2400美元的成本。
前美國貿易官員、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沃爾夫(Alan Wolff)直言,「最大的贏家是川普,他曾打賭說可以通過威脅,讓其他國家坐到談判桌前,而且他成功非常成功……美國消費者才是最大的輸家。」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