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澳豬驗出瘦肉精萊劑,國內首例,美加紐澳豬均可使用萊劑,凸顯產地標示重要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5月06日15:42 • 發布於 05月05日10:24 • 上下游新聞

*5 月 6 日更新: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豬肉儀表板」資料,又有兩批從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驗出萊劑,其中 23.71 公噸檢出含量 0.002 ppm,另一批 23.54 公噸則檢出 0.003 ppm。進口業者「華鋐國際貿易」也發出聲明,強調進口時要求的是「零萊劑」豬肉,會再與供應商釐清責任。*

自 2021 年台灣開放含萊劑的美豬進口後,國人多將萊劑與美豬劃上等號,但今年 4 月 29 日由澳洲進口 22.99 公噸的豬其他可食部位(註),檢出 0.001 ppm 萊克多巴胺(以下簡稱「萊劑」),引發國人關注。

澳洲非我國豬肉大宗進口國,但數量在 2020 年後逐步增加,主要集中於豬腳、冷凍帶骨豬肉及豬腸衣部位。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此為台灣首次於進口豬肉中驗出萊劑,但因進口牛肉、豬肉的邊境及後市場檢驗不合格率極低,針對澳豬仍維持「一般抽驗」頻率,不會加強抽驗。

食藥署長姜至剛(中)表示,澳洲萊豬為國內進口首例。(攝影/楊語芸)

澳豬驗出萊劑,雖未違法,但屬「違約」

本次由「品田國際農畜」進口的澳洲豬腳中,驗出 0.001 ppm 的萊劑殘留量,該公司聲明指出,從未進口含萊劑的商品,除了會申請多方送驗外,也會對國外廠商討論賠償事宜。

華漢冷凍食品公司董事長李春來也是中華民國禽肉行銷協會榮譽理事長,更是國內頗具規模的進口肉商。他提到本次澳洲萊豬的殘留量雖未超標,但在商業運作屬於違約,因為廠商下訂的是「無萊」豬肉,澳洲出貨並不符合需求。

李春來指出,台灣准入萊豬後,基於國人觀感、需求,業界並沒有進口萊豬,「進了也沒人敢吃」。此次澳洲豬腳檢出萊劑殘留量極低,據他了解,萊劑在澳洲家畜養殖業並不普遍,因此檢出原因仍有待釐清,必須從飼養、包裝、運輸等環節確認,始知是哪一端發生污染。

廠商聲明指出,將全數銷毀該批萊豬商品。(圖片來源/品田國際)

衛福部:澳洲豬肉雖含萊劑,但並未超標

姜至剛表示,該批商品已經多方驗證,確實含有萊劑。不過萊劑含量為 0.001 ppm,僅為台灣規定的殘留標準 0.01 ppm 的十分之一,「是合格商品」。雖然業者強調會銷毀商品並對國人致歉,但姜至剛強調,本批豬肉是合格商品,他尊重業者的商業行為與策略。

姜至剛也提到,台灣豬肉市佔率達 93%,具有十足的優勢,進口豬肉佔比低,「因此萊劑的殘留風險也低」。他也提到,目前邊境檢驗引進人工智慧,希望達到精準抽驗而非亂槍打鳥,「這樣才是更有效的保護機制」。

另外,姜至剛也指出,根據《食安法》,政府需公開不合格廠商的名單,但若進口萊豬、萊牛的殘留量合格,衛福部無權公布進口商資料。

澳洲進口以豬腸衣最多,業者:澳洲鮮少用萊劑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澳洲豬肉被驗出萊劑,為國內首例,雖然廠商聲明「不曾進口」,但仍有輿論擔心此案為「敲門磚」。

根據進口資料統計,澳洲進口的豬肉產品從 2020 年起產生變化,很可能是受到台灣准入萊豬後,國人拒買美豬而出現的轉單效應。過往僅有少數調製肉及豬腸衣,不過自 2021 年後,豬腸衣數量增加,由原來的幾十公噸,增加為一百多公噸。

同時,2023 年後台灣開始自澳洲進口帶骨豬肉、冷凍豬腳及冷凍食用豬雜碎,數量節節上升。今年 1 至 3 月的帶骨豬肉加上冷凍豬腳進口數量為 161 公噸,已超過去年一整年的進口量。國人習慣採買滷味,市場常見滷豬腳、滷大腸等食品,未來會不會有更多萊豬商品流入市場,值得關切。

食藥署:邊境查驗不會拉高頻次

萊克多巴胺為一種乙型受體素(瘦肉精),添加於豬飼料中,可增加瘦肉比率、減少飼料用量,但也會造成局部豬隻緊迫、心跳加速甚至死亡,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與婦幼族群亦有風險,台灣、中國養豬均不得使用。

針對萊劑殘留風險,食藥署於邊境抽驗,自 2012 年 9 月 11 日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止,邊境報驗牛肉及牛雜碎共計 24 萬 9,609 批,檢出萊劑計 2,493 批。其中,檢出萊劑超標不合格為 6 批,不合格批均退運銷毀。

另外,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計 2 萬 5,466 批,檢出萊劑計 1 批,但殘留量未超出標準。

姜至剛表示,目前牛豬進口抽驗都在合格範圍內,未來仍會維持 2 至 10% 的一般抽驗頻次,不會因為一次性抽驗到合格的殘留量就拉高抽驗比例,「緊盯著合格的產品,反而讓國人更恐慌」。

過往邊境查驗曾檢出六批超標萊牛及一次未超標萊豬。(圖片來源/食藥署)

關稅談判是否將放寬產地標示規定?

由於國人多將萊劑與美豬劃上等號,此次在澳洲豬肉驗出萊劑,大家也好奇,到底有哪些國家使用萊劑飼養牛豬?

姜至剛指出,全球核准使用萊劑的國家有 27 國,但台灣只進口美、加、紐、澳、菲、韓的萊豬以及美、加、墨的萊牛。

既然有這麼多國家使用萊劑飼養牛豬,產地標示對消費者就更形重要。副署長林金富補充,地方衛生局針對產地標示的稽查,從 2021 年至 2025 年 3 月共超過 30 萬批件,其中不合格者,包括未標示、標示錯誤、虛偽、假冒僅 111 件,共罰款 352 萬元。

針對美國指出,產地標示是「非關稅貿易障礙」,衛福部會不會鬆動政策?姜至剛僅表示,「我離美台貿易談判非常遠」,無法代行政院回覆。

註:豬其他可食部位包含如豬腳、大腸頭、肝連、嘴邊肉、豬頭皮等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