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和碩第二研發中心在高雄正式開幕 童子賢作了讓陳其邁開心的事

信傳媒

更新於 10月28日19:23 • 發布於 10月28日23:05 • 李廷歡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與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同框,為了慶祝和碩第二研發中心在高雄開幕了。(圖片來源/和碩提供)

和碩科技28日於高雄舉辦「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開幕典禮。典禮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與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共同出席,見證和碩首次大規模布局南台灣,為高雄製造業數位轉型與AI技術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打造未來競爭力。

和碩長期深耕智慧製造與AIoT領域,此次於高雄成立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不僅是企業升級轉型的重要節點,更是落實「人才南向」的具體行動。基地以「數位轉型 × 人才培育 × 產業共創」為核心,規劃四大中心,期盼成為引領台灣數位轉型的重要基地:
1. 南部研發中心:打造和碩台灣第二研發中心,整合南部人才與產業鏈資源,建構集團技術創新與研發協同的核心基地。
2. AI算力中心:結合 PEGAAi 與數據分析能力,協助南部業者提升 AI 模型效能,加速 Edge AI與 AI Agent應用落地,推動智慧製造升級。
3. 智慧製造共創中心:建置AI、5G與自動化整合實證場域,促進南部新創企業與產業鏈協作,加速智慧製造創新應用推進,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4. 培訓暨成果展示中心:以「研發人才培訓基地」為定位,規劃相關專業培訓課程與成果展示,促進產學研交流與技術分享。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和碩近年積極強化在台研發能量,預計三年內投入約七億元於亞灣設立第二研發中心,並與高雄科技大學合作培訓專業人才,聚焦南部產業AI化與智慧製造升級需求,同步推進5G與自動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和碩將結合數據分析與AI技術,協助企業加速智慧轉型,打造兼具研發、實證、培訓與應用展示功能的創新基地。同時,和碩也將以高雄為據點,深化東南亞市場,推動研發成果輸出,打造亞洲智慧製造品牌新典範。」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為落實『均衡台灣』政策,經濟部自110年起,透過亞灣方案與高雄市政府攜手合作,共計投入新台幣145億元的政策資源,促進5G、AI、IoT等高科技產業南向發展,共同打造高雄亞灣成為國際智慧科技研發聚落,促進南北產業平衡發展。目前促成了共計28家資通訊大廠落地投入研發,帶動在地投資313億元,培育AI相關科技人才6,032人次,並創造產值提升636億元,成功推動亞灣以及高雄產業的轉型與發展。」何晉滄次長強調,和碩在台灣第二座研發中心選擇坐落亞灣,不只是和碩在南台灣研發能量的里程碑,更是經濟部推動亞灣智慧創新、產業轉型的重要成果。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也不斷地積極推動智慧科技及淨零雙軸轉型,自去(113)年起和碩就積極與市府洽談進駐事宜,最終選定亞灣設置研訓基地,這不僅是企業投資,更是看好高雄產業升級、人才扎根與智慧城市發展。」和碩長期在通訊、消費電子與AIoT等領域深耕,不只是把製造做到極致,更把系統與軟硬整合做出深度,累積一套將智慧製造真正「跑起來」的能力,亞灣研訓基地也將是和碩在高雄重要的新南向發展營運據點。陳其邁市長強調「高雄具備完整產業生態系與獨特的場域優勢,更是全台第一個發展主權AI平台的城市,感謝中央持續投入相關資源,投入資源吸引國際企業將最先進的技術及人才帶到高雄,共同打造台灣的Mega AI生態圈。」

開幕儀式最後由和碩第六事業群總經理馮震宇帶領進行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導覽,聚焦AI、5G及自動化技術應用展示。現場將展出和碩一系列5G通訊產品,包括低功耗5G RedCap攝影機與現場演示智慧安防應用;AI領域則以PEGAVERSE JEDI展示AI自我修正機制,呈現虛實整合與AI Agent人性化互動;自動化部分則展演板階AI SOP監控系統、智能外觀檢測機、智能無序堆疊抓取機與智慧力覺組裝機,展現和碩在AI應用領域與智慧製造的深厚實力。未來,和碩將以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為南部智慧製造與AI創新的核心據點,持續推動技術研發、人才培育與國際合作,打造連結亞洲的智慧製造新典範。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2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03

黃仁勳下午來台 首站訪台積電台南廠 明再與張忠謀同台

anue鉅亨網
04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鏡週刊
05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6

快訊/AI教父抵台 直奔台積電台南廠!黃仁勳:業績很強 來鼓勵台積電加加油!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