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拿大歸來,帶回台灣樹木管理的新革命──藝樹人再出發,守護環境與城市健康
隨著都市化腳步加快,台灣城市綠地面臨複雜挑戰。樹木不只是環境裝飾,更涉及公共安全與健康維護。多項研究指出,良好的綠地環境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熱島效應,甚至與心理壓力與睡眠品質有正相關。
成立於 2016 年的「藝樹人工作室」,創辦人江明駿歷經三年加拿大樹藝實務,於 2025 年返台,致力將國際經驗與在地需求整合,嘗試以系統性管理改善都市樹木照護,為環境永續與市民健康帶來新契機。
圖說:Cohen & Master 創辦人 Sala Tait(左)與藝樹人創辦人江明駿(右)
台灣都市樹木管理現況與挑戰
根據江明駿觀察,台灣當前面臨三大城市樹木管理問題,影響不僅是美觀或維護成本,也可能連帶影響居民身心健康:
- 修剪方式與判斷不當
常見誤用修剪技術導致樹木衰敗甚至倒伏,於颱風季節成為潛在風險,影響公共安全。 - 專業訓練與標準不足
養護作業多仰賴經驗傳承,缺乏制度化教育與科學化風險評估,使綠地難以發揮應有環境功能。 - 與健康關聯被忽視
根據國際研究,綠地環境與居民心理健康、情緒壓力緩解具有潛在關聯。若缺乏適當維護,反可能成為隱性風險來源。
藝樹人:結合專業與健康意識的城市林照護模式
藝樹人工作室強調「科學化、健康導向、社區參與」的三層式策略,與傳統只處理「修剪」與「移除」的方式有所不同:
- 專業技術導入
應用加拿大訓練經驗與裝備,進行風險評估後再進行照護,避免非必要修剪或錯誤操作。 - 環境健康強調
正確的樹木管理有助於改善空氣流通與環境整潔,進而提升居住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 綠地教育推動
透過課程與社區合作,推廣「敬樹,敬自然」理念,提升居民對綠地與心理健康關聯的理解。
目前藝樹人已將多項新型裝備導入實務,並舉辦一系列推廣活動,強調在專業養護基礎上發展城市永續與公共意識。
城市健康觀點:都市綠地不只是風景,更是全民健康策略的一環
在許多國際城市中,都市林(Urban Forest)被視為公共健康資產。部分研究指出,接觸綠地可能與降低焦慮感受及壓力指標相關,有助於改善心血管指標與睡眠品質,進而提升生活滿意度。對於高齡化社會或高密度城市而言,樹木管理不再只是美化工程,更是建立健康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
透過完善的綠地與樹木規劃,有助於緩解極端氣候下的城市熱島效應,也可作為環境教育、社區參與與身心平衡的共同平台。專業而細緻的樹木照護,讓城市中的每一棵樹,成為推動健康生活與永續理念實踐的起點。
江明駿表示:「我們尊重樹木,不只是為了景觀美化,更是尊重我們的生活環境與健康基礎。」他也指出,樹木是少數能橫跨生態、建築與心理健康三個領域的城市資源,若能妥善規劃與照護,將對台灣未來都市發展與居民福祉產生深遠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為公共環境與健康資訊之整理報導,所涉內容不代表醫療建議或健康療效之保證。若有健康疑慮,請諮詢合格專業人員或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