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赴臺南關心災區復原進度 盼提升應變韌性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23)日赴臺南關心災區復原及房舍修繕進度時指出,中央會和地方密切合作,全力協助受災民眾,並肯定民間力量的投入,共同推動災後重建。並表示,此次中央更特別編列6百億元預算協助災後重建,期盼在颱風後建立機制,提升臺南、嘉義及南部縣市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的能力與韌性。
賴總統今日上午前往臺南關心災區復原及房舍修繕情形,首先抵達七股區南聖宮,聽取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說明石綿瓦屋頂清運情形,以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代理主委陳崇樹說明通訊修復狀況,隨後現地視察並與現場鄉親互動表達誠摯關心。
賴總統表示,此次颱風對臺南造成極大傷害,災損規模前所未有,因此,中央政府竭盡所能,與臺南市政府合作,並廣納議會與立法委員的寶貴意見,共同協助地方解決問題。此次中央有多項創舉。首先,由中央設置前進指揮所,政務委員率領相關部會進駐協助。其次,行政院通過特別條例並編列6百億元預算,以解決、應對災情。另外,針對颱風衍生的特殊問題,例如石綿瓦與通訊中斷,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希望在颱風後解決問題、建立機制,提升臺南、嘉義及南部縣市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的能力及韌性。
談及石綿瓦清除,賴總統感謝環境部、臺南市政府的努力,也感謝民間建立「石綿瓦地圖」,如同過去防疫登革熱、Covid-19時的地圖工具,充分結合民間力量共同解決問題。中央在第一時間補助臺南市政府5億元清理石綿瓦廢棄物,目前因風災產生約1萬噸的石綿瓦廢棄物中,已清除4千7百噸;每日可清理4百噸的速度不變或是增加的話,剩餘的5千多噸石綿瓦廢棄物,預估兩週即可完成清除。
賴總統期許臺南市政府持續增加清運量能,加速清除受損房屋或設施中的石綿瓦;至於房屋未破損者,若民眾有更新意願,後續可透過環境部既有計畫協助更新。
在房屋重建方面,賴總統感謝立委深入災區瞭解實況。雖然申請屋頂災損補助的戶數超過3萬,但受限於房屋持分、居住狀況或自行修繕能力等因素,並非每一戶都有重建或修復的需求,目前實際需要政府協助的達3千多戶,已有9成完成媒合,並簽約5百多戶。
賴總統指出,中央特別調整政策,暫停公共工程,將工班投入災區,確保人力與物力充足,並避免價格上漲,這是前所未有的措施。只要市民願意參與媒合,尋求政府協助,工班一定會完成修復,也希望後續盡快完成媒合,以利進一步規劃。
賴總統接著表示,此次因為基地臺損壞超過1千多座,通訊恢復速度落後於水電。期許通訊傳播委員會以此次災害為借鏡,要求三大電信公司改善通訊韌性,未來在颱風或地震等災害中,通訊應比水電更快恢復。至於國有財產署土地使用問題,賴總統強調,國有財產署不會在颱風後驅趕承租戶或是占用戶。對於承租戶將續約,對於占用戶則研議簽訂租約,保障居住安全。若屬低收入或邊緣戶,亦可透過政府及公益團體協助修復。政府的責任就是確保民眾居住權,絕不會在災害後收回土地。
賴總統接著前往將軍區探視房舍修繕情形,在聽取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陳金德說明整體房屋修繕進度後,視察低收弱勢戶房舍修繕狀況,賴總統並親自致贈運動飲料慰勞前來支援的工班人員。
賴總統指出,中央與地方積極合作,包含民間力量也都投入進來,對未來重建及民宅修復的進度深感信心;期盼進入8月底後,颱風不再侵襲、天氣放晴,讓受災民眾生活逐步恢復正常,重建工程也能順利推動。
賴總統表示,根據簡報,重建工作已有顯著進展。包括受災戶請領補助款已超過3萬戶,達8成以上已請領;市政府發放的1萬元慰助金領取率更超過9成。此外,災後修復與重建的訪視率已達9成以上,約3千多戶有修繕意願,正由政府協助安排,並有3百多個工班投入臺南重建工作。
賴總統提到,這次的重建補助不僅針對法定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政府也將協助範圍擴大到邊緣戶及脆弱戶。對於無力自行修繕的家庭,政府責無旁貸,將協助修復工作。並感謝投入災後重建的民間營造企業,例如:桂田營造不僅長期投入公益服務,此次更主動認養超過多戶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修繕工作,並自行吸收費用,善舉值得肯定。
賴總統表示,中央、地方與民間力量齊心協力,再加上天氣逐步放晴,災後重建定能穩步推動。只要大家攜手合作,受災民眾就能看見希望、重拾信心。期許此次中央編列6百億特別預算能真正用在災民及重建工程上,讓基礎建設更具韌性,以因應未來可能會再遇到的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