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開票懸殊?她揭這題將成藍白「提款機」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第二波投票和核三延役公投於今(23)日下午4時起進行開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狠批,對比2021年公投開出來的400萬反對票,民進黨這次已經放棄動員,導致這次公投同意比不同意票數的比率可能出現懸殊的3比1,這題將成為藍白未來幾年的「政治提款機」,還會連續吐鈔好多年,未來民進黨該怎麼讓論述甦醒、掌握詮釋權?甚至改變溝通的模式,都會是重點。
苗博雅今上《94要客訴》指出,當年重啟核四公投,贊成的有380萬,反對的有426萬,民進黨動員出來反對的比國民黨動員出來的還多出40萬票,而今天這個公投,同意和不同意比率大概最後會是3比1,所以如果投票率界在33-35%之間,同意票恐會低空飛過25%。
公投就算通過,依據主文還是需要主管機關確認安全後同意,苗博雅指出,這表示現實上雖然不會有什麼改變,但這題以後就會變成一台連續吐鈔好幾年的政治提款機。
苗博雅說,民進黨還沒意識到的是,現在黃國昌是瞄準了要拿走民進黨的神主牌,就是「民主」,所以藍白今年4月起才會開始集中打賴清德是「獨裁」。
苗博雅提到,對民進黨來說,民進黨最慘的不是大罷免全部沒通過、公投通過,而是公投低空飛過外,同意票和不同意票的比例懸殊,這是目前已經確定的事,而為什麼當年可以開出426萬票,今年卻開成3比1?原因很簡單,因為民進黨已經放棄動員,連賴清德都只淡淡說「會去同意」,就沒了,但藍白非常積極在動。
苗博雅認為,就算公投最後沒通過,這題還是會變成藍白提款機,因為3比1的同意票數就會被藍白詮釋成「75%民意」的扭曲論述,而民進黨可以讓論述甦醒、拿出方向感嗎?是否能掌握每一個重大事件的詮釋權?32個罷免案和公投的結果出爐之後,該怎麼走下一步?在新媒體的時代下,如果溝通的模式不改,換誰上都只是消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