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案、核三公投落幕 賴清德:人民意志的展現都必須尊重接受
823第二波罷免案結果出爐,7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皆未通過。至於核三重啟公投,根據中選會開票結果,同意票4341432票、不同意票1511693票,無效票53245票,同意票未達25%門檻,宣告失敗。對此,總統賴清德晚間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天台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民主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賴清德說,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烈日下都不曾停只努力,他要向各位致上他的敬意。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都能夠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台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聲音,身為總統,他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他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賴清德指出,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他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僅僅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他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賴清德表示,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他要請核安會廣納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
賴清德強調,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的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台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賴清德說,他上任已經1年3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他請辭。但此刻,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重建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所以,他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
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台灣,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賴清德提到,今天也是823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台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台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夠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他會以823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台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