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31:0遭完封 吳思瑤:民進黨出3招「轉守為攻」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大罷免最終以31:0完封,國民黨立委皆未遭罷免,從旁協助的民進黨湧現檢討意見。對此,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23日)表示,執政黨行政與立法部門間需要更強化溝通協調,未來應從過去的「被動防禦」轉為「主動出擊」,透過政策主導權來掌握議題,才能有效發揮執政優勢,擴大爭取社會認同,726後也已提出三項「轉守為攻」的策略。
吳思瑤接受本報訪問指出,在朝小野大的立院生態下,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的溝通與協調至關重要。她認為,民進黨過去多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許多議題操作與話語權都由藍白陣營主導,導致民進黨疲於奔命地進行防守。未來必須扭轉這種局面,善用政府部會的能量,主動提出具有社會正當性的政策,進而掌握政策主導權與議題設定權。
她舉例,先前由行政部門提出的「打詐四法」和運動部成立,都因為具備高度的社會正當性,儘管藍白陣營提出不少意見,最終仍無法阻擋政策方向。
吳思瑤進一步說明,執政團隊在7月26日罷免投票後,已逐步進行調整,近期提出三項「轉守為攻」的策略奏效:包括「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不僅擴大對弱勢與產業的加碼支持,更將過去在野黨提出的「違憲」條文合憲化,讓藍白只能跟著民進黨設定的議題方向走。
其次是追加預算案,針對總預算被藍白大砍、甚至影響地方補助款的僵局,政院主動提出追加減預算方案作為解方,這也展現民進黨解決問題的誠意。三是「風災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案,行政部門主導編列預算,處理風災重建相關事宜。這三項政策都證明,只要執政黨拿出具備強大正當性的方案,就能重新奪回主導權,讓立法院議程按民進黨設定的方向進行。
至於如何推動賴總統所揭示的國安修法?吳思瑤強調,執政黨應肩負起國家發展的責任,即使在野黨杯葛,也必須持續推動國安相關法案,例如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國防安全提升等,在國安、國防等核心價值上絕會不退讓,但前提是必須提出好的方案與法案,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同。
吳思瑤說,民進黨未來將持續拿出更好的方案,與在野黨的「不合理議案」進行比較,讓社會進行檢驗,在野黨若一味地為反對而反對,最終將會招致反作用力,因為民意不會站在他們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