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胃潰瘍飲食全攻略:急性、慢性期吃什麼最安心?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20日03:30 • 發布於 10月25日03:28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許多患者常抱怨:「吃東西胃會痛,但不吃又更痛,到底該怎麼吃才好?」其實,急性胃潰瘍與慢性胃潰瘍的治療方式不同,飲食調整原則也有所差異。掌握分期飲食,能減少胃部負擔、促進潰瘍癒合,並降低復發風險。

一、急性期胃潰瘍飲食

急性期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胃黏膜發炎、充血、浮腫,甚至有局部糜爛或出血。此時,飲食原則以「禁食或極少量易消化食物」為主,目的是減少胃酸分泌和胃的運動負擔。

建議飲食方式:

暫時禁食:在疼痛最劇烈時,可短暫禁食,讓胃部休息。

少量多餐:症狀緩解後,可先從米湯或稀飯開始,每餐僅2~3匙,避免一次吃到飽。

易消化蔬菜:選擇纖維細緻、煮熟軟爛的蔬菜,如冬瓜、去梗葉菜等。

營養補充:必要時可搭配營養劑,避免營養不足。

二、慢性期胃潰瘍飲食

當急性症狀緩解後,患者可能仍會有偶發的上腹部痛或進食後不適。此時,胃的耐受度提高,可逐步增加飲食種類,但仍需遵循「少量多餐、易消化」原則。

建議飲食方式:

穀類攝取:少量多餐地吃稀飯或白飯,不建議吃難消化的全穀類,除非打成糙米漿或五穀漿。

蔬菜攝取:選纖維細緻蔬菜,如花椰菜、去皮南瓜、地瓜等,煮到軟爛;避免粗梗難消化蔬菜,如空心菜、牛蒡。

水果攝取:甜度低、易消化水果為佳,如香蕉、木瓜、去皮水蜜桃;避免西瓜、葡萄、番茄、火龍果、柚子等太甜或難消化水果。

蛋白質選擇:可搭配少量白肉、豆腐或蛋類,避免油炸、辛辣及高脂肪食品。

三、飲食維持時間與注意事項

目前沒有固定標準,需依個人症狀調整。

維持至胃部疼痛明顯改善或消失為原則。

同時配合醫師藥物治療,並避免煙酒、咖啡因與過量刺激性調味料。

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胃黏膜修復與消化功能恢復。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胃痛吃成藥止痛無效? 醫示警「合併出現3症狀」小心沒命:解黑便注意
·胃癌頭號元兇是它!醫籲「6種人」快篩檢是否感染 特別是常消化不良的人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