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省籍!作家長文談「中國人該有的樣子」:他們曾為台灣民主自由奮戰
Newtalk新聞
作家王家軒今(16)日在社群媒體發布長文,透過講述彭明敏、胡適、殷海光以及史英父親的3則歷史故事,闡述了他心中「中國人應該有的樣子」,強調那份跨越省籍、堅持原則與具備同理心的知識份子風骨,引發不少讀者迴響和分享。
王家軒在文章開頭,首先提及了前台大教授彭明敏的經歷。他指出,1951年彭明敏獲得胡適執掌的獎學金赴美進修,但獎學金僅有一年,第二年的學費是胡適私下尋得贊助者解決。王家軒表示,直到1962年胡適過世,彭明敏才從時任台大校長錢思亮口中得知,那位匿名資助者其實就是胡適本人。
接著,文章將焦點轉向對台灣民主運動影響深遠的自由主義思想家殷海光。王家軒指出,這段歷史與1964年彭明敏、謝聰敏與魏廷朝發表的《台灣人自救運動宣言》緊密相關。當時國民黨特務不相信三位本省青年能寫出如此水準的文章,遂將矛頭指向殷海光,並對謝聰敏施以酷刑逼供。王家軒引述資料描述當時的慘況:「將謝聰敏兩隻手臂被綁起來毒打,甚至被醫師注射不明精神藥物,導致謝聰敏日後出現許多後遺症…….」,然而謝聰敏始終堅不吐實,沒有誣陷殷海光。
王家軒說明,殷海光雖未直接參與宣言的寫作,但其自由主義思想實為運動的重要啟蒙。他回顧殷海光的背景,從早年加入國民黨擔任《中央日報》主筆,到因頻繁撰文批評官員貪腐而被迫離開,轉至台大任教,並加入胡適與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雜誌。王家軒提到,殷海光在1960年發表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主張組建新政黨以抗衡一黨獨大,此舉觸怒蔣介石,最終導致《自由中國》遭停刊,雷震入獄十年。
王家軒強調,正是這樣的背景,形塑了殷海光無形的影響力。他引述魏廷朝的回憶:「殷海光是台灣邏輯學權威,為了民主自由,放棄本行,投入政論,是希望台灣變成自由中國。他最大隱憂是怕國民黨在台灣作惡太多,激起台灣人憤怒,因此希望開明派要站出來。」
王家軒最後引用了謝聰敏與殷海光的一段關鍵對話。當時殷海光曾說:「國民黨如此欺負台灣人,台灣人應該起來推翻國民黨!」當謝聰民反問他,作為外省人,難道不擔心台灣人當家後會因其身分而受害?殷海光給出了堅定的回答:「我情願受害。」
文章的第三個故事,則來自人本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史英的童年回憶。王家軒描述,史英的父親曾是國民政府高官,來台後卻選擇擔任私塾老師。對於為何不繼續做官,史英的哥哥曾提出疑問。
王家軒引述史老先生的回覆說:「當官就是要跟老百姓溝通,要理解老百姓想什麼,還要能向老百姓解釋政策,說服老百姓。我們來到台灣,不會說台灣人的語言,怎麼能做台灣人的官?」
在文章的結尾,王家軒做出總結,他指出,這三則故事所呈現的品格,才應是理想的典範。王家軒最後表示:「這才是我心中中國人應該有的樣子。無論你是認同中國的國民黨支持者、統派,或是討厭中國、反對國民黨的台派、獨派,都不要忘記,在這個土地上,曾經有一群這樣的中國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