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85歲翁膝痛難耐靠輪椅代步,1方法助他重拾行走力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15日03:11 • 發布於 10月15日03:02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85歲的黃先生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逾十年,關節嚴重變形、疼痛難耐,長期仰賴止痛藥與各式非手術治療,包括復健、類固醇與玻尿酸注射等,效果皆有限。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宜軒表示,黃先生的膝關節退化情形已符合人工關節置換條件,但因年事已高、手術風險較高,黃先生與家屬傾向先嘗試其他止痛方式。最終,是以高頻熱凝療法進行治療,一週後疼痛減輕約七至八成,黃先生重新站起來行走,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李宜軒表示,高頻熱凝療法過去多應用於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的止痛治療,近年也被運用在膝關節退化患者身上。治療過程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師利用X光定位,將電極導針導引至膝蓋三處主要感覺神經叢,再以高頻電波產生熱能,使傳導疼痛的神經失去作用,達到止痛效果。治療前會進行電量測試與膝蓋活動確認,避免影響運動功能。多數患者術後立即或一週內感受到明顯改善,效果可維持半年至一至兩年不等。

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

不過,李宜軒提醒,若患者有急性感染、裝設心律調節器或服用抗凝血劑,並不適合此療法,須由醫師評估後決定。

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民眾約有半數受到退化性關節炎困擾,女性罹病率高於男性,且有年輕化趨勢。李宜軒指出,現今五十出頭就出現膝關節磨損或骨刺的患者增加,與過度劇烈或錯誤運動姿勢、缺乏運動造成肌肉無力都有關。

李宜軒建議,民眾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訓練或瑜伽等低衝擊運動,維持下肢肌力與關節靈活度;若出現膝關節疼痛或活動受限,應盡早就醫,避免拖延至晚期或尋求未經驗證的民俗療法,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醫學科技進步,止痛不只靠開刀,與醫師充分溝通,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李宜軒醫師強調。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只磨損、退化!盤點膝蓋痛「6大致病因」 肌肉不足也會害膝蓋不適
·只要一下雨就膝蓋痛?醫揪「背後主因」 1圖告訴你舒緩要冰敷還是熱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