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貿易戰爭 08》農經專家:美國欲藉談判,要求台灣開放更大市場,稻米、豬、雞為目標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4月24日09:21 • 發布於 04月23日07:22 • 上下游新聞

美國掀關稅戰,台美貿易談判,農業再度成為敏感焦點。《上下游》專訪台大農經系兩位特聘教授陳郁蕙及張宏浩,前者曾參與 WTO 與 TPP 談判,後者則是經濟部貿易救濟審議會委員。他們直言:美方的目的遠不止降低關稅,而是希望我們更開放農產品市場,然而開放進口恐動搖產業鏈的生存。

另外,同樣是亞洲農業國家,日本與韓國也展開對美談判,《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將以增加美國米進口作為談判籌碼,引發農林水產省反對,認為將導致日本稻農數量下降。另美國也多次點名韓國以衛生與檢疫措施設貿易障礙。日、韓、台三者利益互相牽動,日、韓倘若開放大門,對台灣將形成巨大壓力。

台大農經系特聘教授陳郁蕙。(照片提供/陳郁蕙)

開放不只關稅,美國真正目的是「全面鬆綁」

陳郁蕙提到,畜產與水稻是台灣農業的支柱,養豬業產值約 850 億元,肉雞產業將近 600 億元,而米產業則有 350 億元,三者加起來超過台灣農業總產值三成,在美方屢屢強調「非關稅貿易障礙」的情況下,若開放這三者衝擊將非常大。

張宏浩則補充,美方提出的「非關稅障礙」問題,其實只是重新開啟談判的話術,目的是回到最根本的老議題——要求台灣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

兩位教授認為,台灣過去經常以「農業讓利換工業得利」為基本策略,但這種思維已經不再適用於當前國際環境。「不能用 GDP 數值來看農業」,因為農業不只是單一產業,更攸關糧食安全、生態保護與文化延續,不該輕易讓步。

台大農經系教授張宏浩(照片提供/張宏浩)

美豬開放門檻若降低,將危及本國豬產業

美豬問題看似老議題,卻是美國在農業談判中最關心的項目,美方認為台灣使用「產地標示」是一種貿易障礙。不過張宏浩特別強調,產地標示制度的設立,是政府對消費者負責的基本義務,與是否支持開放、是否鼓勵購買美國產品無關,標示是中立的制度設計,而不是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

張宏浩也提到,目前台灣進口豬肉約八成是冷凍肉塊,用於加工、餐飲通路,尚未全面衝擊本土生鮮市場。然而,若未來開放門檻再降低,尤其關稅減免或取消,勢必會擠壓國產豬肉的空間。

陳郁蕙指出,現在豬肉進口有 12.5% 的關稅,且透過產地標示讓消費者得以鑑別,如果關稅下降、也不再標示,將對台灣豬肉產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她提醒國人,開放的代價從來不只是價格問題,而是整個產業能不能存續存在的問題。

陳郁蕙也分析,美方的目標除了賣豬肉,更想把美國人不吃、在當地毫無價值的副產品,例如內臟、豬腳、豬頭皮等,都賣到台灣來,因此才會對台灣將豬內臟的萊劑殘留標準拉高特別不滿。她還表示,雖然台灣市場不見得有多大,「但對美國而言就是把垃圾變現金,何樂而不為?」

雞腿翅進口數量連年挑戰基準額

另一個美國市場不需要、但希望往其他國家傾銷的商品則是雞腿翅。

陳郁蕙提到,2014 年 TPP 談判評估時,肉雞的自給率有 81%,如今只剩下不到 74%,「這還是在有 20% 關稅及 SSG 保護的前提」。所謂 SSG (Special Safeguard) 是指當特定農產品累計進口量超過基準數量,或是進口價格低於基準價格差額 10% 以上時,便能對進口商加徵額外關稅。

從數據來看,雞腿翅基準數量持續攀升,但進口量仍連年達到或接近 SSG 等待或起徵點,顯示市場需求殷切,美國作為台灣進口雞腿第一大國,業者更如箭在弦上,準備趁勢大量傾銷雞腿產品來台。

張宏浩提到,美國雞肉出口量大、價格低廉,其中以冷凍雞腿肉最具競爭力。目前台灣本地雞肉還能保有一定市場,是因為消費者偏好特定品種(如土雞、仿土雞)。但若未來美方要求降低雞肉關稅,冷凍雞腿肉大量進入,將擾動餐飲市場價格結構,國產白肉雞農會首當其衝。

以總量來算,美國米已佔12%

陳郁蕙指出,台灣在加入 WTO 後,每年有 144,720 公噸稻米進口,這是以 1992 年全國食米量的 8% 來計算,但國人食米量不斷下降,以現在的總量來計算,144,720 公噸恐怕已經超過 12%。如果再開放更多關稅配額,甚至零關稅進口,台灣稻米將完全招架不住。

她也表示,目前的關稅配額中,美國米已經佔了 44%,「現在還想進一步要台灣退讓,那我們的米農要怎麼辦?」

陳郁蕙還提到,30 年前在美國留學時就吃過美國米,「不要以為美國米不好吃」。他提醒曾經留學或居住過美國的朋友,「在亞洲超市買的『國寶米』、『富貴花』,不是從亞洲出口去美國,而是加州稻田種植的。」

陳郁蕙表示,美國農地面積廣大,種植技術也不差,機械化栽培大幅降低成本,對全球稻米生產國都是不可忽視的強敵,更何況是稻米成本更高的台灣。

美國超市販售的國寶米,都是在加州生產的。(攝影/洪雅慧)

需從糧食安全看長遠風險

張宏浩進一步分析,從表面看,美國米若以零關稅進口、價格遠低於台灣本地米,對消費者似乎是利多,但身為農業經濟學者,他強調不能只看眼前價格。

張宏浩表示,萬一台灣米因為價格不敵、全面停止種稻,未來美國一旦拉高米價數倍,或是全球發生糧食危機、運輸中斷、台灣被封鎖等極端情境,「那我們吃什麼?」他直言,失去 3C 產品不會死人,但不能沒飯吃。

他進一步批評,川普政府展現出的不確定性正是警訊之一,若今天貿易談判中讓出一小步,未來恐怕將一路退無可退。雖然消費者可以只在乎價格便宜與否,但政府不能如此短視。國家必須有糧食戰略思維,而不是只當成商品來看。

美日談判影響台灣米出口,需提高台米競爭力

在台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之際,美日談判也如火如荼展開,日本首相石破茂 22 日與新任美國駐日本大使會晤時提及,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將增加美國米進口量作為談判籌碼之一。

不過日本農林水產省並不贊成開放更多美國米進口,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提到,很多人說加州米好吃又便宜,應該上架到日本,但若就此依賴美國供應主食,「將導致國內稻農數量下降,不符合國家利益。」

假若日本開放更多美國米進口,對台灣稻米出口是否會產生影響?陳郁蕙直言,「一定會影響」。她提到日本餐廳在日本缺米時使用美國米,廚師大為驚訝,認為美國米的品質顛覆他們的認知,「還說米荒結束後,可能也沒必要再換回日本米」。

「台灣一定要設法降低生產成本」,陳郁蕙建議,現在政府推行「集團產區」是一個正確的作法,但是步伐必須更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用大面積生產、統一管理來降低成本,才能有競爭力。

韓國被指貿易障礙,也曾進口超量白米

另外,根據外媒報導,韓國是美國牛肉最大進口國,但仍一再被美國指名,以衛生與檢疫措施設定貿易障礙,狀況與台灣如出一轍。

韓國也是美國粳米第二大出口市場,在 WTO 架構下,美國獲得了 132,304 公噸的專屬配額,不過過去有進口 166,146公噸的白米的紀錄,超出了協議中的配額量。韓國雖然並未表明未來將如何與美方就農產品貿易進行談判,但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有可能進口更多美國米。

陳郁蕙指出,韓國加入 WTO 時是以開發中國家身份,當時進口白米配額是全國消費量的 1%,逐年增加至今則來到 8%。台灣雖然也是 8%,但整體消費量已經下降。再加上台灣稻米一年兩穫,而韓國只有一穫,因此同樣開放美國白米進口,對台灣的影響會比韓國大得多。

農業不是可以犧牲的籌碼

關於談判策略,陳郁蕙直言,台灣雖然重視與美國的經貿關係,但也不能讓農業變成必須犧牲的代價。她強調「農業不是談判桌上的籌碼,而是社會安全的根基」。

政府在談判前應先盤點本土產業的承受能力,清楚劃分哪些可以談、哪些絕對不能碰,「尤其稻米、豬肉、雞肉三大核心產業,不該讓步、也不能讓步」。而在逐步開放的情境下,政府也應及早預告,並設立足夠的調適期與配套措施,協助農民轉型或提升競爭力。

張宏浩也認為,工業當然重要,但農業絕對不是附屬的角色,因為農業一旦被削弱,不只是糧食進口依賴的問題,還會造成農村人口結構崩解、土地利用惡化等一連串社會問題。他也提醒,有效的政策配套、產業轉型支持都應該要「先行部署」,而不是「談完才補破網」。

延伸閱讀:

貿易戰爭 01》若美國農產品進口零關稅,稻米產業「穩死」,雞肉、鮮奶大受衝擊

貿易戰爭 02》保護食安也成「非關稅壁壘」?美豬牛鬆綁、基改豆進校園成戰場

貿易戰爭 03》貿易商暫停出貨,台灣鯛無預警降價,學者呼籲勿恐慌、補助

貿易戰爭 04》蝴蝶蘭成重災區,業者考慮至美國設廠、佈局東南亞市場

貿易戰爭 05》銷美鱸魚可轉內銷、東南亞,吳郭魚需防巴西競爭,農業部提獎勵機制

貿易戰爭 06》台灣茶出口籠罩洗產地疑雲,應加強來源國標示,避免貿易障礙

貿易戰爭 07》台灣毛豆成關稅戰意外贏家,美對中關稅拉到125%,泰國市佔率低

貿易戰爭 08》農經專家:美國欲藉談判,全面衝破台灣農業防線,稻米、豬、雞為目標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