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100億投資AI新創即將啟動!數發部2025年繼續深化數位產業發展三支箭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2月12日08:52 • 發布於 02月10日08:39 • 曾令懷

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發部)於2月10日舉行新春記者會,將繼續就「數位韌性」、「數位產業發展」及「打擊網路詐騙」這三支箭發展台灣數位產業。

「1973年的十大建設造就了如今台灣的產業基礎,現在我們則要打造數位經濟的高速公路。」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表示。

在預算刪減、DeepSeek衝擊與AI爆發的背景下,數發部將重點放在AI網路主動式防禦技術、主權AI、半導體資安標準以及AI發展等多個面向,其中AI發展就包含了針對AI新創的新台幣100億元投資,預計於第一季正式啟動。

啟動100億資金,目標投資30家AI新創

黃彥男表示,AI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數位產業發展」這支箭的重點就是繼續輔佐台灣AI發展,數發部將從算力、資料、人才、資金等4大領域著手。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表示,數發部將從算力、資料、人才、資金等4大領域力助台灣AI發展。

以算力來說,數發部去年已經建立40片GPU,協助60家業者訓練出88個模型,今年將維運既有算力池,目標協助至少150家業者訓練出150個模型。至於資料來源上,數發部已於2024年底與各部會溝通《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並規劃台灣主權AI訓練與料資料庫,今年希望可以推動條例立法讓開放資料共享,並實踐台灣主權AI訓練與料資料庫的建置。

為了輔助企業得以運用算力與資料等資源,數發部已經向國發基金爭取100億元投資支持具有前景的本土AI新創與數位產業企業,預計第一季啟動投資。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林俊秀補充,這項投資的運作邏輯是由民間主導、政府跟投,目前進入徵選出15家搭配投資人(創投)的階段,並期望每間創投推薦出2家新創,以1:1的比例加碼投資。

針對半導體與AI進行資安防護與數位基礎建設,推動數位韌性

除了AI發展外,針對層出不窮的網路資安攻擊,數位發展部也提出相應的積極防守對策。

首先是「AI網路主動防禦技術發展強化資安」,數發部將開發AI主動戰情匯流追蹤技術以及攻擊酬載來源鑑別技術,以辨識不明AI攻擊。

針對DeepSeek所引發的疑慮討論,數發部政務次長闕河鳴表示,DeepSeek資安風險可以分為「資料去哪裡」、「資訊正確性」兩層次,目前政府下令公部門禁用DeepSeek主要是基於3大原則的考量:具有資料外洩系統性風險、未經過資安院AI評測,以及公部門禁止使用雲端服務處理機敏性資料,因此ChatGPT也不能輕易使用。

另一方面,半導體是目前台灣發展AI的重要利基,數發部與台積電等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半導體設備資安標準(SEMI E187),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提供強而有力的資安保障。

在災難應變和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方面,數發部於2024年在全台重要軍、警、消防據點布建773個低軌衛星接收站點,為災害時期的對外通訊提供重要保障,不過今年因預算刪減,僅能維運其中195座。

針對網路攻擊與詐騙主動出擊

數發部表示,詐騙如同數位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不法行為,因此網路詐騙防治仍是數發部今年重要的工作領域之一。

目前數發部在打詐專法頒布各種子法,包含各個社群平台與Google的廣告業者全面實名制,或者和36家金融機構成立的「鷹眼識詐聯盟」,以及可信任簡訊系統「111」系統等,都是為了促進網路信任與安全,今年將繼續推動發展。

數發部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數位韌性建設、資安防護、AI產業發展及防詐機制,攜手產業與公部門共同實現智慧政府的願景,為台灣數位轉型與未來發展奠定更加穩固的基礎。

延伸閱讀

數發部100億資金助攻!AI、電商、遊戲新創都能申請
數發部推動台灣AI生態系新政:百億元投資新創、免費GPU算力池
「半導體護國」不是長久之計!陳良基:垂直分工、軟體創新,台灣才能成為全球AI中心
AI熱潮持續!從早期投資看台灣最熱三大AI領域:AI晶片、健康醫療、製造業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