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台灣的歷史傷痕 體會自由民主得來不易
二二八事件已過了78個年頭,是台灣歷史上的重大傷痕。本週書單讓我們以各種角度去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體會民主自由的得來不易。
《殘骸書》
一個關於壓迫和傷害的連續體,世界曾經長期無可奈何地遍體創傷但只能顫抖著吞忍存在的真確模樣
對於這麼多來歷各自有別的人,該當要保存的,是怎麼樣的記憶?如何記憶?是關於一些人的愛與抗爭,他們的正直與犧牲,或者關於他們孤獨忍受的虐待、折磨、憂傷,甚至死亡,等等?是肯定他們對於政治理想的追尋、勇氣和無私付出,尊崇他們作為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先行者角色,或者哀悼他們的不幸、受難,唏噓於他們的冤錯假案?
《殘骸書》電子書 - 一趟又長又遠、沒有終點的漫步之旅 一個關於壓迫和傷害的連續體,世界曾經長期無可奈何地遍體創傷但只能顫抖著吞忍存在的真確模樣 對於這麼多來歷各自有別的人,...
《槍聲與紅鞋子:台灣男子簡阿淘》
「五〇年代抗議分子的思想傾向和心理深層的恐懼、願望,
以及悲歡離合帶來的真實哀傷。」
《槍聲與紅鞋子:台灣男子簡阿淘》電子書 - 「五〇年代抗議分子的思想傾向和心理深層的恐懼、願望,以及悲歡離合帶來的真實哀傷。」
《記憶鏡行事》
喀擦!相機的快門收合,開啟,攫取了二二八事件遺址的景色,會是一輛腳踏車不經意地經過遺址建築旁,抑或能夠回到那個時代?當我們靠近這些遺址時,我們會看見什麼,感受到什麼?又是否還能發現任何二二八事件的隻字片語呢?
《記憶鏡行事》電子書 - 喀擦!相機的快門收合,開啟,攫取了二二八事件遺址的景色,會是一輛腳踏車不經意地經過遺址建築旁,抑或能夠回到那個時代?當我們靠近這些遺址時,我們會看見什麼,感受到...
《1947 之後》
受難者的故事、倖存者的餘生,
1947年二二八之後,改變一切「日常」的「非日常」,
點點滴滴,寫成島嶼歷史記憶的一頁備忘……
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無法忘卻;但對於未曾經歷過事件餘緒、甚至出生於解嚴後的年輕世代而言,二二八或許太過遙遠。
為此,本書由台灣文史相關背景的創作者、研究者與工作者組成寫作團隊,透過檔案史料、口述史與學術成果,以八篇專文勾勒出具有當代觀點的局部事件圖景,透過故事中的人、事、物,本書引領讀者重回二二八的歷史舞台,透過破碎的歷史記憶與經驗線索,重新理解一代台灣人的心境,也再次靠近那段只能不斷遙遠的歷史。讓故事繼續下去,讓理解打開大門,讓和解成為可能…。
《1947 之後》電子書 - 受難者的故事、倖存者的餘生,1947年二二八之後,改變一切「日常」的「非日常」,點點滴滴,寫成島嶼歷史記憶的一頁備忘……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無法忘卻;但對於未曾經歷...
《你佇風中行來》
曾美滿的台語詩,筆觸溫柔、情感豐富、慣用敘事風格描繪時代悲劇人物或苦難事件,充分展現台語文字的力量與深處的複議。創作以政治受難者視角出發或社會弱勢、世界不公義的事件或故事為書寫對象,如鄭南榕、陳澄波等。作品常能激盪族群間的共時情感,又嫻熟掌握台語詩歌音韻節奏的美學技巧。更令人欣喜的,這是一本率真與勇氣書寫而成的台語詩集。
《你佇風中行來》電子書 - 曾美滿的台語詩,筆觸溫柔、情感豐富、慣用敘事風格描繪時代悲劇人物或苦難事件,充分展現台語文字的力量與深處的複議。創作以政治受難者視角出發或社會弱勢、世界不公義的...
《春日的偶遇:白色恐怖、我的阿公黃溫恭與家族記憶追尋》
童年時的不解,其來有自
叛逆長大後發現,創傷不曾退去,而是遺傳相隨
白色恐怖第三代的家族追尋記
《春日的偶遇:白色恐怖、我的阿公黃溫恭與家族記憶追尋》電子書 - 童年時的不解,其來有自叛逆長大後發現,創傷不曾退去,而是遺傳相隨白色恐怖第三代的家族追尋記
《二二八‧「物」的呢喃》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期待著,能夠嘗試以各種角度去研究、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二二八‧「物」的呢喃》電子書 -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期待著,能夠嘗試以各種角度去研究、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秋霞的一千零一夜》
從婚禮後才「初識蔣家」的秋霞,
從生活細節裡常常不經意地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二二八陰影。
《秋霞的一千零一夜》電子書 - 從婚禮後才「初識蔣家」的秋霞,從生活細節裡常常不經意地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二二八陰影;她親眼見過吳國楨帶美國使節「每天」來訪,也親歷了接受民政廳長任命後,蔣渭川遭半...
《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把這艘船擋下來,絕對不讓軍隊去高雄殺人!」
這是西瀛青年的起義壯舉、是七十年前燃燒的熱情與怒火。
《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電子書 -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把這艘船擋下來,絕對不讓軍隊去高雄殺人!」這是西瀛青年的起義壯舉、是七十年前燃燒的熱情與怒火。取材自多位耆老提供之口述過去,壯志未酬的青年自治...
《奔赴的青春:二二八校園記事》
透過校園場景、青年學生視角與氛圍的營造,帶領讀者感受青年們面對二二八,勇敢無畏的精神,以及他們起身行動的改變力量。
《奔赴的青春:二二八校園記事》電子書 -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期待著,能夠嘗試以各種角度去研究、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逆:叛之三部曲二部曲》
重現二二八事件後到美麗島事件之間三十年台灣社會氛圍,從八七水災、美麗島事件到莎拉颱風來襲,從矛盾、困惑到自我認同,是女性成長故事,也是台灣記憶「逆」的書寫。
《逆:叛之三部曲二部曲》電子書 - 重現二二八事件後到美麗島事件之間三十年台灣社會氛圍,從八七水災、美麗島事件到莎拉颱風來襲,從矛盾、困惑到自我認同,是女性成長故事,也是台灣記憶「逆」的書寫。
《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
期待透過二二八受難者、其親屬及重要關係人的口述訪談、田野調查,進而更加瞭解二二八歷史真相始末。
《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電子書 - 《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範圍包括雲林縣的斗六、古坑、北港、虎尾、林內,以及南投縣的竹山。
《自治之夢》
那是智識解放、民主初萌的時刻;
日治之下的臺灣知識青年們, 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追尋島國自治的夢想。
《自治之夢》電子書 - ☆★對於一九二○年代臺灣民主運動先行者們的致意☆★#本書原名《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夢想》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顯示全部
留言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