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好到極限?豐達科(3004) 產能見頂、下一步全靠這座新廠
2025 年,扣件廠豐達科(3004-TW) 營運表現亮眼,不過目前台灣與中國廠區產能稼動率已達 90%,接近滿載,若短期內無法快速擴充產能,將限制營收與獲利進一步成長。未來營收能否再拉升,關鍵將取決於馬來西亞新廠產能何時順利開出並貢獻營運。
營收表現創高
豐達科 2025 年 7 月營收 3.22 億元,雖月減 4.85%,但年增 5.84%,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七月營收 22.46 億元,年增近 12%,刷新歷史紀錄。第二季營收季增 5.5%、年增 14%,營業利益年增 45.4%,展現獲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不過,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公司認列匯兌損失 3,878 萬元,拖累稅後淨利,單季 EPS 僅 1.16 元,創兩年以來單季低點,上半年 EPS 為 3.15 元,低於去年同期的 3.65 元。
亞太唯一取得四大引擎廠認證的扣件製造商
豐達科為航太扣件製造商,主要生產航太扣件(螺栓、螺帽)、航太車削件、汽車緊固件、其他CNC加工品等,是亞太地區唯一同時取得 GE、Safran、普惠(P&W)與 Rolls-Royce 四大航太引擎廠認證的扣件廠。公司累計已取得超過 8,000 項產品的國際客戶認證,具備高精度加工與高品質控管能力。
除穩固原有供應鏈地位,豐達科也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已與德國 MTU Aero Engines 簽署五年長約,並拓展至中國蘇州廠精密加工業務,強化全球供應鏈佈局。
航太需求復甦,短期營收動能強勁
隨著疫情後全球旅遊與商務活動恢復,根據 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2025 年 2 月全球營收客公里(RPK)年增 2.6%,並預估至 2043 年全球航空交通量將成長 2.4 倍。此長期趨勢直接推動飛機新機與維修市場的增長。
波音與空巴等主力機體製造商的交機數也同步上升:2025 年空巴預計交機 820 架、波音 610 架,雙雙優於 2024 年,對上游扣件需求形成實質帶動。引擎需求亦同步增長,例如 Safran 主力產品 LEAP 引擎 2025 年交付目標達 1,600 具,在手訂單高達 11,543 具,反映未來十年具備穩定增量空間。
另一項短期利多則來自 2024 年初美國航太扣件大廠 SPS Technologies 費城工廠火災,造成供應鏈缺口,豐達科成功承接部分急單並已進入量產。不過該事件屬突發性事件,性質偏向一次性,無法視為長期競爭優勢來源。
馬來西亞新廠,未來成長關鍵
面對高稼動率與接單持續湧入的現況,公司已提前啟動海外擴產。馬來西亞新廠於 2025 年 4 月啟用,總投資逾 4,000 萬美元,建築面積約 20,000 平方公尺,專注於航太與汽車扣件製造。新廠配備 9 台 CNC 機器,並設有螺帽產線、化學與熱處理製程,預計 2025 年下半年完成客戶認證,2026 年初正式投產。
這座新廠將成為公司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節點,不僅有助於擴充產能、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也有望平衡中美貿易干擾。其產能規模預期將補上目前成長受限的缺口。然而在正式投產前,2025 年營運仍須仰賴台灣與中國兩地現有產線支撐,產能天花板已逐步浮現,也使得近期營收雖創高,動能卻呈現趨緩。
根據總經理林威村說法,截至 2025 年中,公司已接近達成全年營收目標。目前訂單量與產能利用率皆處於高檔水位,只要下半年維持現有節奏,全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而市場預期,豐達科 2025 年全年營收年增率將落在 10% 至 24% 區間,毛利率維持 26% 至 28%,營益率約 14%,全年表現仍屬樂觀。
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