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影言》侏羅紀世界走偏 恐龍不再是恐龍
人類對「恐龍」的想像似乎永無止盡,早在人類還沒出現的上古時代,在那個由這批大型動物主宰的世界裡,究竟各種恐龍長什麼模樣、吃什麼喝什麼、如何生存?至今依然充滿疑問。就在33年前有了這部《侏羅紀公園》,在1993年用大型機械、模型拍出來的奇幻科技冒險電影,向世界展示了「恐龍可能的樣貌」,自此成為經典,也可以說是近世代人類共同的回憶。
看好觀眾對「恐龍」的熱愛,自2015年《侏羅紀世界》上映後就有了三部曲計畫,然而或許是因為過度消費,也或許是觀眾出現審美疲乏,前2集「殞落國度」、「統霸天下」的票房都不算極佳,劇情也從在小島公園上的探險,一口氣拓展到恐龍在全世界出沒。在銀幕上看見恐龍滿街跑,甚至淪落成被人厭惡的存在,這樣不切實際的場景讓人心痛,也實在不想再看到類似的片子誕生。
不知道《侏羅紀世界:重生》是不是系列的最終集,但作為三部曲的最終章,我認為導演與編劇非常了解觀眾。劇情設定恐龍因不習慣地球的變化而陸續死亡,人類也對恐龍開始「無感」,確實對應到觀眾對「侏羅紀」電影的想法,而利用「製藥」的理由讓主角群進入赤道小島探訪「最後的恐龍世界」,則讓片子重新回到首集的氛圍。唯一可惜的是,電影公司卻讓島上的惡霸變成基因改造過後的怪物。當恐龍不再是恐龍,似乎也不再須要有續集了。
《侏羅紀世界:重生》描述一度重新回到地球的「恐龍」,因為不適應地球現在的環境而再度滅絕,只剩下部分還生活在赤道小島上。一支勇敢無畏的團隊必須與時間賽跑,從陸地、海洋和天空中最巨大的3隻生物身上取得DNA樣本,也因此見識到這些大型生物的美麗與可怕。
故事設定非常棒,前集才遍布世界的恐龍,居然在幾年後就成為「人人不屑一顧的存在」,片子開頭就是大型恐龍逃出圍籬造成紐約市交通阻塞,路人厭惡的表情加上倒臥在紐約街頭的腕龍,這場景實在有夠諷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代表導演相當理解「侏羅紀」電影在市場的困境,畢竟用好萊塢的特效工藝在大銀幕上做出恐龍並非難事,觀眾也早已見怪不怪,當《侏羅紀公園》的感動不再,「恐龍」就不會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了。
史嘉蕾喬韓森絕對是這部片的最佳助攻手,她帶著小隊在恐龍世界中探險,俐落的身手和明星魅力爆發,即使不賣弄身材,同樣能讓電影可看性大增。故事前段更是讓人看得心跳加速,不同種類的恐龍在海中互利共生,不僅探險船因此翻覆,稍一不甚還會被恐龍叼走加菜,這股探險感打破了「恐龍滿街都是不稀奇」的感覺,成功將觀眾拉進當年「侏羅紀公園」的世界裡。
為了增加戲劇性,除了藥廠聘請的小隊外,導演還加入正在航海冒險的一家人,「非專業人士」在恐龍世界的冒險確實讓觀眾更有待入感,成員間的情感變化也成為不錯的看點。只可惜電影似乎有些後繼無力,從水中恐龍身上取血死了好幾人,但陸上恐龍與空中恐龍的取血經過卻意外簡單,尤其是與風神翼龍對決的過程,不僅沒交代洞中神秘寺廟的來源,演員在岩壁上打半天,轉頭卻有樓梯直接走到谷底。
導演盡力想讓觀眾愛上恐龍,在大草原上撞見大型草食恐龍求偶,確實一度讓人有著滿滿的感動,但後續一樣讓人失望。或許因為真實的恐龍不再讓人覺得可怕,所以劇情設定島上的恐龍都是「基因改造」後的怪物,後面出現的恐龍「一隻比一隻醜」,最後的大魔王更讓人以為在看「異形」,儘管動作場面再精采,主題卻離「恐龍」愈來愈遠。我不覺得這會讓人愛上恐龍,恐龍迷們大概也難接受這種莫名其妙的生物。
整體來說,我給《侏羅紀世界:重生》象徵「瑕不掩瑜」的3.5顆柿子,以娛樂效果來說,這集強過前2集,在恐龍島的探險也頗有當年首集的味道。但整體故事的走向偏了,當基因改造的恐龍成為主角,接下來若有續集就只能往更重口味的方向走。若恐龍不再是恐龍,那就沒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酸柿子點評:同樣是在恐龍島探險,專業人士2個小時內死了好幾個,一家平民百姓單純求生就全員存活,「不作死就不會死」確實是真理。
影評等級:(0顆柿子~5顆柿子)
0顆柿子:影史奇觀;0.5顆柿子:不值一提;1顆柿子:絕對傻眼
1.5顆柿子:眉頭深鎖;2顆柿子:一陣尷尬;2.5顆柿子:尚未成熟
3顆柿子:可有可無;3.5顆柿子:瑕不掩瑜;4顆柿子:不看可惜
4.5顆柿子:強力推薦;5顆柿子:影壇經典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五刊出》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