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 「假檢警詐騙」財損最嚴重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根據刑事警察局114年6月最新詐騙統計數據顯示,「打詐儀錶板」詐騙財損金額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假交友結合投資詐財、假檢警詐騙,若以平均每案財損金額分析,「假檢警詐騙」事件居榜首,警方提醒民眾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證。
據「打詐儀錶板」統計,114年6月詐騙財損金額前3名分別是「假投資」(受理3194件,財損45億元)、「假交友結合投資詐財」(受理1234件,財損14億)、「假檢警詐騙」(受理618件,財損12億元)。以平均每案財損金額分析,假檢警詐騙事件位居第1名。
刑事局近日接獲通報,一名許姓女子於7月23日接獲自稱苗栗府前郵局經理來電,指有位「陳小明」(化名)的男子持其雙證件企圖開戶辦理金融卡,並詢問許女是否有委託。許女當下回應不認識該男子,也未授權代辦開戶,郵局經理隨即轉接至轄區警方,安排線上視訊製作筆錄。
刑事局說,在視訊過程中,詐騙集團佯裝警察身分,要求許女手持身分證與健保卡核對身分,並詢問傳真電話,再以傳真、LINE傳送刑事拘票予許女,並誑稱「抗傳即拘」;許女起初慌張,但細查該刑事拘票,發現機關印信與機關全銜不同,立即將拘票資訊轉給律師聯繫法院查證,證實全為詐騙集團設局,許女雖無財物損失,但雙證件的個資已在視訊過程恐已外洩。
刑事局指出,傳票、拘票等強制處分司法文書是交由執法人員、司法警察執行送達或拘提逮捕,絕不會以傳真或LINE傳給民眾。從該案例的假拘票發現,拘票格式及內容均有錯誤,且在詐騙過程中,詐團人員「假冒機關身分佯稱他人持用雙證件企圖開戶、是否有委託授權、轉接警方查證、安排線上視訊製作筆錄、以傳真或LINE傳送傳票或拘票、抗傳即拘」等程序或話術,均是詐騙的套路。
刑事局強調,民眾接獲可疑電話時,即使對方能說出個人資訊,也切莫慌張,先掛斷來電,再撥打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或110求證及諮詢,平時可查閱「打詐儀錶板」(https://165dashboard.tw/)了解詐騙案件的現況及案例,對發生的異狀提高警覺,仔細查證,才能遠離詐騙。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