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終於動起來,先賣一波?艾蜜莉分析:AI推升股價,多元布局有望降風險
7月24日,海公公(鴻海,2317)終於又動起來了!也有大大跟我報好消息,其中一位讓我印象很深刻,他的開頭直接是非常雀躍的一句話:「艾大!我終於決定把鴻海賣了!第1批賺50%!」
看到這句話,我原本以為他應該是短線投機、趁大漲賣出,不過再繼續慢慢看他的敘述,發現他也是經歷了一段「坎坷」的心路歷程,還好最後還是有賺錢。
簡單來說,他從前幾年鴻海100元左右的時候開始買,當初買進的想法很單純,覺得鴻海是最大代工廠又是電子股,傻傻地買應該也很安全(其實還是要做好研究,投資不能用「感覺」的喔)。然後還有個小插曲,他說當時其實也有想買台積電(2330),但覺得台積電太貴,最後才選了鴻海,事後來看還是覺得可惜。
回到鴻海。後來鴻海搭上AI趨勢,也是一路爭氣地漲到郭台銘郭董目標價的200元,那時他有猶豫要不要賣掉,但又認為「既然郭董喊的200元都到了,那應該會繼續上漲才對!」結果這個想法,就讓他看著鴻海又一路跌跌跌,甚至差點跌破自己的成本…。
再熬了快1年的時間,看到鴻海漲回170元附近,才決定先賣一部分,畢竟之前股息也賺了不少,趁現在價位漂亮先落袋為安,留點資金再等它回來。
相信類似這樣子的經歷其實不在少數,所以想問問看大大們,這波鴻海回到170元附近,如果你一樣是從100元抱上來的話,會選擇繼續抱著、逢高分批賣出,還是直接全數落袋?
此外,也有大大問到,鴻海7月24日為什麼大漲?當然一定和AI脫離不了關係,我稍微整理了一下:
1.AI伺服器:因為Google擴大資本支出,鴻海第3季GB200、GB300出貨量有機會季增3倍,而且全年出貨量可能上看1萬8,000台~1萬9,000台,只能說,鴻海算是穩穩坐在全球AI伺服器一線大廠的位置。
2.鴻海和軟銀成立合資企業:再來是美國布局。中國監管機構無條件批准鴻海和日本軟銀集團旗下公司各出資50%成立合資企業,要在美國製造伺服器和預製模組化數據中心,其實這就是和OpenAI、甲骨文一起推動的超大型資料中心「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有關,總容量規模很驚人,所以未來鴻海的角色應該只會愈來愈關鍵。
3.iPhone 17:蘋果預計9月發表新機,鴻海除了原有產能之外,特別再擴增了印度產能,預計直接從印度出貨到美國降低潛在的關稅衝擊,同時也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總結來看,除了iPhone,鴻海近況跟AI的關聯都還是很緊密,這樣的鴻海,想必也已經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愛瘋」,而是「AI瘋」了!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鴻海、緯創、廣達…除息後走弱不是巧合?若只專注領股息,可能錯過真正的獲利機會
▶鴻海上半年營收3.43兆新高,該壓寶嗎?艾蜜莉:理性投資,長期布局才安穩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