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查手機!「毒手機殼」流入市面、恐慢性中毒,3招教你怎麼辨別!
滑電商平台的時候,看到「9.9元又免運」的手機殼是不是很心動?便宜又包郵,誰不愛呢?但等等,別急著下單!有消費者買回來拆封瞬間,鼻子先中招!一股刺鼻的塑膠味撲面而來,別以為只是味道難聞,專家警告:「這很可能是有毒物質的警訊,長期使用恐怕讓你用健康換便宜!」
廉價手機殼暗藏毒害,鉛含量竟超標30倍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羊城晚報》報導,浙江市場監管局曾隨機抽查20款市售手機殼,結果讓人瞠目結舌!不少廉價手機殼的鉛含量竟然超過國家標準30倍!當人體過量攝入鉛,可能破壞細胞、損害骨骼,嚴重還會影響腎臟,別小看這小小一個手機殼。
更糟的是,不少產品還被驗出甲醛、苯等有害物質超標,這些東西可不是開玩笑,長期吸入容易導致慢性中毒,對身體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三無產品」氾濫,便宜可能是陷阱
圖片來源:pexels
專家進一步指出,手機殼目前並不在強制性認證的範圍內,讓許多「三無產品」沒品牌、沒檢驗、沒標準有機可乘。電商頁面上一堆「無毒環保」、「食品級矽膠」的好話寫得滿滿,實際上可能只是貼牌包裝。消費者只憑幾張美美的照片,很難分辨真偽,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買到「有毒殼」。
怎麼挑選才安全?3招防毒指南請收好
圖片來源:pexels
別擔心,專家也給出防雷攻略,讓大家買得安心:
1.看材質才是王道
首選「液態矽膠」或「TPU」材質,這兩種不但手感柔軟,通常也沒有刺鼻味道。買回來如果聞到塑膠味重、手感黏黏的、有掉色或毛邊卡手,建議直接Say No。
2.認證標準要看清
找有3C認證或標示《手機殼套通用技術要求》產品最保險,如果包裝上還有「食品級矽膠」或符合國家標準GB 4806.7-2023,那就更安心。
3.避免外觀浮誇、超低價產品
太浮誇、毛茸茸、還超便宜的手機殼,往往就是「毒氣藏身處」,如果新殼有一點輕微塑膠味,記得先開窗放半天,味道能消散就還算安全。
便宜有風險,手機殼記得定期換!
手機一天不知道摸幾次,別讓這個「貼身配件」成為健康破口。就算買到合格手機殼,隨著使用時間增加,也可能因為老化、磨損釋放有害物質。專家提醒,建議半年到一年換一次手機殼,才不會讓小錢換來大麻煩!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