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接近議員憂堰塞湖潰決 花蓮縣府擬定避難計畫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0日電)颱風楊柳正逐步逼近台灣,花蓮縣議員魏嘉賢擔憂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有潰決危機;縣府表示,已指示準備保全戶清冊、由消防局擬定疏散避難計畫,儘快進行模擬演練等工作。
氣象署今天表示,預估最快12日上午發布颱風楊柳海警、傍晚至晚間發布陸警;依目前預報模式,雖然楊柳路徑仍有南北調整的空間,但不論走哪條路徑,都對台灣有影響。
因「薇帕」颱風外圍環流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發生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以滿水位溢流壩頂評估最大災害潛在影響範圍包括下游台9線的馬太鞍溪橋、公私有河防設施及河道兩岸聚落。
若從行政區來看,則涵蓋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馬村、大平村、東富村,及鳳林鎮長橋里、大榮里與山興里等區域。
花蓮縣政府代理秘書長饒忠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目前林保署在上游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湖體確實已超過近年來歷史數據,也擔心因為楊柳颱風讓溢頂時程提前,為了保護花蓮縣民安全,應變工作刻不容緩。
饒忠指出,下游受影響的有7個村里,已指示鳳林鎮、萬榮鄉、光復鄉3公所準備保全戶清冊、清點疏散時可使用交通載具,同時由消防局擬定疏散避難計畫,儘快進行模擬演練等工作,也提醒各局處單位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無黨籍縣議員魏嘉賢今天指出,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規模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根據相關單位現場監測顯示,目前湖水距溢流口僅約79公尺,每日蓄水量高達92萬立方公尺,原本推估10月中旬才會溢頂,但颱風楊柳可能帶來超量降雨,導致溢頂時程提前。
「這是典型的複合型災害,時間窗口短、變化快、衝擊範圍廣,傳統的防災經驗根本不夠用。」魏嘉賢說,必須即刻採取行動,包括成立中央、地方聯合前進指揮所,確保決策權責與訊息統一,由林保署、水利署、消防署與縣府共同運作。
魏嘉賢表示,還要建立指標化撤離門檻,以水位上升速率、壩體變位速率與累積雨量為條件,一旦達標立即啟動分區撤離;加密監測網與即時影像回傳,讓中央、縣府與地方第一線能同步掌握水位與壩體狀況;盤點撤離計畫,提前安排交通工具與收容所,確保行動不便者安全撤離。(編輯:黃名璽)1140810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顯示全部
留言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