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沒前台,房間就是健身房,全球首家「健身恢復」飯店在杜拜開幕!
國際知名建築與室內設計事務所 LW Design Group 受邀為全球首間以健身與恢復為核心的飯店 SIRO 構思並打造設計,項目坐落於杜拜地標 One Za’abeel。早在該地標開幕前兩年,LW 即洞察到市場潛力,與 Kerzner International 攜手推出結合康養理念的全新旅宿模式,將設計美學與健康哲學深度融合。創意管理合夥人 Pooja Shah-Mulani 表示,團隊的目標不只是設計一座酒店,而是構建完整的健康生態系統,讓每個細節都助力賓客達到最佳身心狀態。
酒店設計的新願景:
SIRO 建立在四大核心理念之上:力量(Strength)、包容(Inclusivity)、內省(Reflection)與原創性(Originality)。LW團隊將這些價值轉化為可感受的空間體驗,既喚起賓客追求健康巔峰的渴望,也啟發其在康養旅程中的進步。
創意管理合夥人 Pooja Shah-Mulani 表示,設計從材質、功能到氛圍皆呼應四大核心——堅實結構與大膽造型展現力量,多元功能場域體現包容,靜謐的恢復區營造內省氛圍,而原創性則透過創新手法解決設計挑戰。
SIRO 不僅是酒店,更是專注於主動康復、社交交流與自我成長的康養目的地,全館共六層,提供 132 間客房與套房,充分體現 LW 對康養體驗的精準詮釋。
融合藝術、健康與社群的空間:
LW 打破傳統飯店大廳的框架,將 30 樓規劃為充滿活力的多功能社交場域。中央設置以肌理石材與淺色木飾面打造的 The Starting Block 咖啡吧,取代傳統前台,營造更具互動感的迎賓體驗。
對面配置 Refuel Bar 果汁吧與階梯式座位區 The Collective,結合交流、辦公與社群活動功能,讓空間氛圍與用途自然融合。毗鄰的大型健身區以深色材質、鏡面、數位螢幕及動態燈光營造強烈節奏感,其中 Experience Box 訓練室尤為亮眼,採用可隨訓練節奏變化的環繞燈效,打造沉浸式運動體驗。
透視藝術作品則隨賓客移動而呈現不同視覺效果,呼應品牌不斷進化的精神。LW 將燈光作為訓練的功能性元素,結合節奏變化,帶來創新且富律動感的健身空間。
恢復與靜養的療癒之境:
飯店大廳上下兩層以一座充滿雕塑感的螺旋樓梯相連,兼具實用性與視覺焦點,由 LW 團隊與 Nikken Sekkei 及 MEP 顧問共同打造,完美融合尖端技術與設計創意。Pooja Shah-Mulani 指出,螺旋樓梯是全案中最具挑戰的部分,在天花與管線已確定的限制下,仍成功將其優雅融入,並象徵由動感訓練走向靜謐恢復的過程。
抵達 31 樓,即進入恢復專區,設有理療室、瑜珈與皮拉提斯教室、禪意空間及配有喜馬拉雅鹽牆的放鬆區,全區可欣賞杜拜天際線。淺色拋光牆面、木質飾面與多層次布料營造溫潤沉靜氛圍,藝術細節如鏤空壁畫與 3D 波浪雕塑自然引導動線。理療室雖小巧,卻以灰石檯面與弧形木天花塑造視覺亮點,展現 SIRO 對動與靜的精準平衡。
個人化康養空間:
SIRO 客房突破傳統飯店設計,成為專注於修養與恢復的靜謐天地。地面鋪設錘鑿面 Serpegente 大理石,搭配溫暖色牆與橡木飾面,營造沉穩放鬆的氛圍。落地窗引入城市全景,Varier 重力椅面向天際線,激發內省時刻;房內配有健身梯、瑜珈磚與阻力帶,方便日常鍛鍊。健身套房設獨立訓練區與拳擊沙袋,適合高強度運動;恢復套房則配低座用餐區與觀景浴缸,助力身心修復。
卓越技術與創新解決方案:
將One&Only原有客房改造成SIRO公共空間是至關重要的結構性挑戰。LW 與建築師及顧問團隊協作,在既有天花高度與管線限制下實現流暢設計。運用反光材質、動態燈光與數位螢幕增添通透感,並採可調色溫 LED 順應晝夜節律,提升舒適與健康。最終打造 920 平方公尺健身區與 1,750 平方公尺復健樓層,配備 Technogym 設備及多項先進療法室,重新詮釋康養飯店體驗。
SIRO 展現了康養型飯店的新趨勢,體現 LW 對空間、健康與社群融合的前瞻思維。透過創新設計,團隊重塑旅宿體驗,在美學與功能間取得平衡,為全球康養酒店樹立全新標竿。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