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老屋主」占比創新高!四成房產掌握在高齡者手中 恐成都更最大障礙
台北市屋主老化現象嚴重,超過四成房屋為年長者所有,使都市更新面臨重大挑戰。根據財政部數據,2024年全台65歲以上高齡房屋納稅人達413萬戶,占比35.5%創新高,其中台北市高達44.6%,居全台之冠。年長屋主面對複雜的都更程序感到卻步,他們擔憂無法搬回原址、不了解合約內容,甚至因恐懼變化而消極抵抗。專家指出,高齡屋主普遍憂慮都更耗時過久,可能看不到更新成果,進而衍生繼承糾紛,使整合工作更加困難。
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許敏宏表示,在第一線接觸高齡屋主時,常見兩種典型反應:一是完全拒絕溝通,擔心重建後無法搬回;二是在不了解情況下受鄰居影響而簽署合約和同意書。許敏宏強調,對老人家而言最困難的是判斷合約內容是否合理,以及哪些文件可以簽署、哪些不能簽,因為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第一次面對都更重建,對程序和法令不了解導致抗拒甚至消極對抗。
對許多年長屋主來說,房子不僅是一輩子的心血,更是唯一的資產。密密麻麻的文字對高齡者來說難以理解,特別是當中牽涉金錢與利益時。台北市更新處副處長認為,都更內容複雜且每個案子與權利人情況各異,因此面對面溝通最能符合每位受眾需求,更新處設有服務櫃台和諮詢專線,讓民眾能直接溝通。
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台北市屋主年齡偏高有兩個主因:一是台北市房價較高,部分屋主是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台北市落地生根;二是古老家族現象,早年就在台北市擁有土地,隨著開發而擁有房產,演變成老地主及老屋主。
人屋雙老的現象帶來三大難題:高齡者對繁瑣都更程序感到卻步;台北市超過四成房屋由年長者持有,若未及早規劃可能引發繼承爭議;大量不動產未進行規劃且房價處於高點,使年輕人難以購屋。陳定中指出,高齡屋主聽聞都更需時五至十年,常因擔心看不到結果而不願參與,若落入繼承階段,將產生更多權利義務糾紛,牽涉更多人,使整合更加困難。專家建議,簡化流程或提供適合高齡者的換屋機制,是避免人屋雙老持續失衡的可行方向。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